首页> 中文学位 >199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中的“男性关怀”
【6h】

199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中的“男性关怀”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一、199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

二、女性写作中的“男性关怀”

三、199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获具男性关怀的可能性

第一章“男权文化”的根深蒂固对男性的异化

第一节传统因袭的束缚

第二节现实复杂的捆绑

第二章都市“新女性主义”对男性的压迫

第一节 都市“新女性主义”的命名

第二节 都市“新女性主义”的现实姿态

第三章女性写作中“男性关怀”的性别内涵

第一节 性别视野中的“二元对立”

第二节 “性别复合”中的“两性和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本篇论文由前言、三章主体部分和结语组成,主要从“男性关怀”的性别视角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女性书写做一整体观照,并在历史与现今的时代语境下,揭示出性别文化对个体深层心理的规约,从而凸显出女性写作中男性关怀的独特内涵。
  本论文选取的研究文本是9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因此前言部分的首要问题便是解释女性写作在90年代以来的特殊创作态势。基于其特殊的文化使命与责任,“男性关怀”便成为了一种新的认识态度与方法。鉴于“男性关怀”这一概念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所以在前言的后两部分运用较多的篇幅进行阐释,也可以看做是相关研究的综述。
  论文的第一章主要着眼于“男权文化”的根深蒂固对于男性的种种规范与制约。女性作家在作品中既描述了“男权文化”的具体体现——“父权制”的实质,又揭示出男性与女性同样承受着社会性别内涵带来的异化与压抑,在强大的“父权制”阴影下,女性遭遇着不平等的待遇,而男性也无法了解自己的真实处境。男性更多地把自己塑造成女性所期待的模样,甚至在女性自我被泯灭的映照下,被放大成极端超负荷的扭曲体。而到了商业化大潮急剧推进的时代,现实的种种复杂境况加之“物质导向”的价值观涌动,使得现实社会中的男性继续为传统的“男权文化”角色不断加砖加瓦。女性作家在作品中深深感到男性主动殉男权之道的壮烈,也听到了消费时代男性异化与迷失那心灵深处的声音。
  论文的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男人在现实层面的窘境与无奈,由此发掘出都市“新女性主义”的强势浪潮对于男性的影响。鉴于本文中的都市“新女性主义”是在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界定的一个新概念,因此第二章第一小节的整个部分详细叙述了其命名,这也可以看做本文的一个创新点。女作家的作品中刻画了众多完全强者姿态的女性,她们不甘下风的追逐欲望让男性无所适从,也造成了彼此沟通的隔膜。女性角色的失衡,使得在爱情与婚姻中本该有的对于男性的宽容与理解也渐渐消失,她们常常忽略了其实男性在现实生活中也需要心灵的那份慰藉与温存。
  论文的第三章是对前两章的升华。第一章我们认识到“男权文化”中男性的强势心理使得自身身心俱疲,而第二章则是都市“新女性主义”使得男性的心灵找不到释放的出口。男性和女性在精神上和生活中演变成了一种水火不相容的二元对立态势,女性作家立足于男性自身与女性在性别领域中对于男性的制约与影响,更深层次上是要反思女性写作的方向与内涵问题。“男性关怀”进一步指向的是破解男女二元对立的方法,即“两性和谐”的性别视角。新时代的需求使得两性在现实中需要各方面的对话,这成为两性构筑和谐大厦的支点。女性作家在意识到男性于现实生存中的危机与痛苦后,就男性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文本中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对两性和谐的发展与女性意识的逐渐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部分则强调了女性写作中“男性关怀”这一落脚点的重要意义,更深切地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男性与女性命运的共同关注,从而也为女性写作的不断拓展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