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650nm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6h】

650nm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一、发病机制

二、治疗进展

三、问题与展望

一、古代文献记载及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针灸治疗进展

第三节 低强度激光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一、低强度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

二、低强度激光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三、结语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疗效评价标准

(五)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及统计分析

(一)病例执行情况

(二)一般资料比较

(三)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四)不良反应观察

四、讨论

(一)激光穴位照射疗法的选择依据

(二)对照药物的选择依据

(三)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穴选穴依据

(四)激光穴位照射疗法的效应机理分析

结语

1.结论

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激光穴位照射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1:1的比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配到治疗组(激光联合药物组)、对照组(药物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加弥可保口服,每次500μg,每日3次,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激光穴位照射,隔日照射1次,每周3次,6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试行)制定的糖尿病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及Toronto临床评分系统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神经症状体征进行评定,并测定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观察血糖变化情况,进行综合疗效评估。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0.00%,经Ridit分析,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周围神经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Toronto临床评分系统的总积分、症状分、感觉实验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 P<0.01),而反射分减少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5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4.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双侧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5.血糖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激光穴位照射相对于对照组在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周围神经症状及体征、神经的传导速度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优势,同时具有一定的辅助降糖趋势。
  2.激光穴位照射是一种新的无创、方便、安全、效佳的临床针灸疗法,为中医针灸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了临床推广应用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