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以中国交建为例
【6h】

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以中国交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部分 案例介绍

1.1 引言

1.2.1 PPP模式简介

1.2.2 中国PPP发展现状及政策梳理

1.2.3 PPP模式下的建筑企业

1.2.4 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特点

1.3 案例公司介绍

1.3.1 中国交建的概况

1.3.2 中国交建的业务结构

1.3.3 中国交建参与PPP项目的现状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2.1 案例分析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与框架

2.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2.2 研究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2.1 理论基础

2.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 中国交建参与PPP项目的财务风险识别

2.3.1 财务报表分析

2.3.2 财务指标分析

2.3.3 公司参与PPP项目的特征分析

2.4 中国交建参与PPP项目的主要财务风险

2.4.1 政府拖欠资金及坏账风险

2.4.2 项目资金回笼慢

2.4.3 融资成本增加

2.5 中国交建参与PPP项目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2.5.1 地方政府债务增加

2.5.2 政企利益诉求不同

2.5.3 项目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5.4 公司财务杠杆过高

2.5.5 融资方式单一且期限不匹配

2.6 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财务风险对策

2.6.1 全面评估地方政府偿付能力并把握其利益点

2.6.2 加强PPP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评估

2.6.3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2.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2014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行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但是我国PPP项目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于PPP未来的良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以PPP模式为研究背景,尝试从企业的视角出发,以某一具体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主要的财务风险并做原因分析,接着针对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总结,希望为企业参与PPP项目应对财务风险提供借鉴作用。 中国交建基于自身向投资商、运营商的战略目标,早在2007年便开始参与PPP项目,属于国内参与时间最久、参与程度最深的公司之一,此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借助公共产品理论、代理理论、优序融资等理论,通过运用案例研究法、定性加定量相结合方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PPP模式下的中国交建财务风险进行探讨:(1)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带来大量PPP项目搁浅和退出以及PPP模式下政企双方的利益诉求不一致导致中国交建面临政府拖欠资金和坏账风险;(2)PPP项目周期长且收益存在不稳定的原因使得企业面临项目资金回笼较慢的风险;(3)公司财务杠杆过高以及贷款期限与PPP项目周期严重不匹配的问题给企业带来融资成本增加的风险。 最后本文针对这些潜在的风险,提出了建筑企业应做好评估地方政府偿债并把握其利益点、完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估体系和拓宽融资渠道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