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县域企业生产率——来自“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证据
【6h】

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县域企业生产率——来自“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着力提升城市生产技术向邻近县域地区转移和辐射能力,带动邻近县域地区的发展,培育充满活力、专业化、特色化的县域经济。但是一直以来,经济社会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例如,越来越多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生产中心,其发展速度远高于邻近县域地区。中国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为发达。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机制运作和政府政策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资源会自发流向可在最优条件下以最低成本生产与交易的地方。大城市生产中心可以因为其自身初始的优越性循环累积优势因素,不断增强本地区的发展,甚至产生“虹吸现象”,吸收外围地区的资源来扩大自身生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地区间最优条件的重要因素。基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全国经济均衡发展的目标,政府大规模投资交通基础设施,以此来引导市场经济行为。但是随着高速公路网密度不断提高,道路越修越偏,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加强地区间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生产要素的流动对于县域地区企业生产率能否如预期般呈正向作用呢? 本文将国务院1992年开始实施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项目视作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准自然实验,使用1998年和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1992年至2007年的国道主干线项目数据,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工业企业物理位置和国道主干线的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来识别国道主干线系统如何影响与大城市连接的县域地区内工业企业生产率。研究发现:靠近国道主干线系统县域地区内的企业生产率比远离国道主干线系统县域地区工业企业生产率要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打破了县域地区原有的市场均衡,使得优质人力资本以及经济活动等生产要素向大城市生产中心流动,从而导致留存在县域地区的企业生产率下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