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死亡风险评估的中国不同区域热浪定义及其死亡负担研究
【6h】

基于死亡风险评估的中国不同区域热浪定义及其死亡负担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社会经济条件、人群气候适应能力存在差异,通过探索不同地区极端高温与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构建具有区域针对性的热浪定义,为高温热浪健康预警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2006~2011年中国66个疾病监测点逐日气象和居民死亡数据,结合气候类型、行政区域把中国大陆分为七大区域,采用了两阶段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第一阶段,使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拟合每一个区/县的温度-死亡关系,第二阶段采用多元Meta分析合并每个区域所有区/县的数据,获得区域性温度-死亡的关系,探索热浪的温度阈值和持续时间,建立起每个区域基于死亡风险评估的热浪定义。然后使用新定义分析热浪对每个区域不同疾病别、年龄别、性别和不同教育水平的人群归因死亡数和归因百分比。 结果:对于每一区域,发现高温与死亡效应呈正向非线性关系,并且在热事件发生的2-5天开始呈现死亡效应。具体来讲,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和西南的热浪定义为连续2天及以上日平均温度大于或等于暖季日平均温度的第64、71、85、67、75和77百分位数的炎热天气,对应的绝对阈值分别为21.6℃、23.7℃、24.3℃、25.7℃、28.0℃和25.3℃;华南地区热浪为日平均温度大于或等于暖季日平均温度的第93百分位数(30.4℃)持续5天及以上的炎热天气。根据每个区域的热浪定义,发现在2006-2011年东北地区由于热浪暴露而导致的死亡占该地区总死亡数的2.35%(95%CI:1.72%,2.90%),位居全国第一,归因于热浪暴露的死亡数为1520例(95%CI:1116例,1876例);其次为华北地区,归因于热浪暴露的死亡占总死亡数的1.79%(95%CI:1.14%,2.40%),归因死亡数为861例(95%CI:549例,1155例),而后为华中和华东,归因百分比分别为1.76%(95%CI:1.27%,2.22%)、1.64%(95%CI:1.25%,1.96%),归因死亡数分别为1933例(95%CI:1390例,2430例),2140例(95%CI:1624例,2561例),最后为西南和华南,归因于热浪暴露的死亡占总死亡的1.27%(95%CI:1.00%,1.54%)和0.24%(95%CI:0.15%,0.31%),对应的归因死亡数分别为1470例(95%CI1155例,1772例)、194例(95%CI:127例,253例)。西北地区归因热浪暴露的死亡效应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根据死亡风险评估建立起具有区域性特征的热浪定义,各区域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较,7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是热浪的脆弱人群,为不同区域的卫生部门和气象部门热浪预警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热浪风险管理和沟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