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东省三市监管场所内外吸毒者HIV感染状况及规模估计研究
【6h】

广东省三市监管场所内外吸毒者HIV感染状况及规模估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我国和广东省艾滋病流行形势及主要传播途径

1.2我国和广东省吸毒人群及其HIV感染现状

1.3我国艾滋病监测的发展历程

1.4广东省艾滋病监测发展历程和对社区吸毒人群的研究进展

1.5同伴推动抽样方法(Respondent Driven-Sampling,RDS)发展和应用

1.6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估计的必要性和乘数法简介

1.7 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2.3 研究方法和内容

2.4 研究人员组成

2.5现场调查

2.6资料收集

2.7质量控制

2.8资料管理

2.9伦理学

2.10技术路线

2.11本人在本次研究中所做的工作

3 结果

3.1三市社区吸毒者招募情况

3.2三市监管场所内外吸毒者社会人口学特征比较

3.3 三市监管场所内外吸毒者毒品使用情况

3.4 三市监管场所内外吸毒者注射吸毒及针具共用情况

3.5 三市监管场所内外吸毒者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

3.6 三市监管场所内外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接受干预服务情况

3.7 三市监管场所内外吸毒者血清学检测结果

3.8监管场所内外吸毒者感染HIV危险因素分析

3.9 三市监管场所内外吸毒者规模估计

4 讨论

4.1资料可靠性分析

4.2监管场所内外吸毒者人口学特征及高危行为分析

4.3监管场所内外吸毒者HI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4.4乘数法估计三市吸毒人群和该人群HIV感染规模

4.5研究的不足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比较广东省三个现场地区监管场所内外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差异,为正确评估该人群的HIV感染率提供依据;
  2.估计广东省三个现场地区的吸毒人群规模,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同伴推动抽样方法(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RDS)获取广东省三市社区吸毒者资料,在获取知情同意后,由经过系统培训的调查员使用统一的半结构式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并抽取静脉血5ml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丙型肝炎(HCV)抗体和梅毒抗体的检测。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下载三市监管场所内戒毒者(以下统称―吸毒者‖)哨点监测资料,将场所内外资料合并后进行分析比较。
  采用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基数估计方法中的间接估计方法-乘数法(Multiplier method,MP)估计三市的吸毒人群规模,根据吸毒者及其熟悉的吸毒朋友在2010年,2011年和截至2012年7月进入监管场所的情况,结合公安部门登记在册吸毒人数估计该人群规模,每个地区共得出6个估计结果,取其中位数为最终估计数,最低值和最高值为区间值。
  采用 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同伴推动抽样方法分析软件(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 Analysis Tool,RDSAT)导出各变量权重,结合监管场所内哨点监测资料共同采用 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其中非条件Logistic回归检验水准?=0.05。利用NETDRAW2.118软件绘制社区吸毒者招募图,EXCEL2007版绘制社区吸毒人群招募平衡图。
  [结果]
  1.社区吸毒者招募情况:市1、市2和市3分别招募264名、230名和288名吸毒者。
  2.哨点招募情况:三市监管场所内同年吸毒者哨点监测人数分别为406名、400名和411名。
  3.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三市共调查1999名吸毒者,39.1%(782/1999)来自社区,60.9%(1217/1999)来自戒毒所;男性占94.5%(1889/1999);年龄最大为69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为36.3(36.3±7.68)岁;婚姻状况以在婚或同居为主,占58.5%(1169/1999);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63.4%(1268/1999)。
  4.监管场所内外吸毒人群人口学特征及高危行为特征:与监管场所内吸毒人群相比,市1社区招募的吸毒人群女性比例和广东省户籍人口比例更高,市2社区招募吸毒人群的未婚比例更高;市3招募到更多非广东省户籍吸毒者。三市吸毒者主要使用的毒品为海洛因、冰毒和氯胺酮(K粉)。注射毒品、共用针具两个行为在3地区的场所内外吸毒/戒毒人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2社区吸毒者共用针具的比例(35.3%)高于戒毒所(23.2%),市1(7.4%)和市3(17.8%)低于戒毒所(29.1%,32.8%)。三市吸毒者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低于70%,其中市2和市3社区(0.0%;20.0%)与监管场所内(67.4%;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监管场所内外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率:吸毒人群HIV总感染率为2.8%(55/1999),其中戒毒所和社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2.0%(24/1217)和4.0%(31/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市2社区吸毒者HIV感染率(6.1%)高于戒毒所(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市1和市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市1和市3社区吸毒人群HCV抗体阳性的比例(72.3%,91.0%)均高于戒毒所(65.0%,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5和0.029);市2社区吸毒人群HCV抗体阳性的比例(50.9%)低于戒毒所(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此外,市1社区吸毒者梅毒阳性者比例(11.4%)高于戒毒所(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市2和市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感染HIV危险因素:样本来自社区(OR=2.54,95%CI:1.44~4.47)和存在共用针具行为(OR=7.34,95%CI:4.13~13.04)是三市监管场所内外吸毒者感染HIV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为独立保护性因素(OR=0.26,95%CI:0.10~0.64)。
  7.吸毒人群和HIV感染者规模估计:三市吸毒人群的规模分别为29268(17485~71154)、18950(8473~61998)和5904(3641~7691)人,是各自地区登记在册人数的1.8倍、1.3倍和1.8倍。HIV阳性吸毒者规模的点值及区间值分别为1248(857~1638)、1167(668~1665)和140(96~183)人。
  [结论]
  1.广东省不同地区社区与监管场所内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人口学及行为学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揭示目前主要来自戒毒所等监管场所内吸毒人群的哨点资料不一定能代表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议各地吸毒人群的危险行为,HIV、HCV和梅毒的感染状况不能单独依靠目前的哨点监测资料,应结合社区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共用针具和女性为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建议应持续长期开展针具交换项目和社区美沙酮维持替代治疗,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同时鼓励该人群参加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
  3.三市吸毒人群的规模分别为29268(17485~71154)、18950(8473~61998)和5904(3641~7691)人,是各自地区登记在册人数的1.8倍、1.3倍和1.8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