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战时期澳门经济发展与社会救亡运动
【6h】

抗战时期澳门经济发展与社会救亡运动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状况

一. 由来

二. 国外研究状况

三. 国内研究状况

四. 澳门本土研究状况

第二章 澳门抗日战争前之地区社会概况

第一节 政治局面--澳门中立态度之确立

第二节 社会经济局面

第三章 1931~1940年抗日运动及经济发展对救亡运动之支持

第一节 萌芽期(1931~1936)--政局环境转变的两个关键,以及民众觉醒之导火线

一. 1931年

二. 1935年

第二节 自发期(1937~1940)--运动的成熟与发展的方向

一. 运动正向发展与成熟之因素

二. 四界救灾会的出现及其功能

三. 多种形式的救亡运动

第四章 风潮时期前后经济转变对抗日救亡运动之影响

第一节 澳门人口急剧转变对经济之影响

第二节 抗日事业由盛转衰之转捩点

第三节 空前大饥荒对经济以至救亡运动的打击

第四节 澳门政府之解决办法

第五节 抗日救亡运动性质之转变

第六节 抗日新出路--共产党的方针与澳门抗日运动之关系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澳门抗日救亡运动是爱国的民族救亡运动,由於澳门地区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近年来乘着回归效应而为历史学家所关注,但现有澳门抗日战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於中葡日三方关系,中立问题以及澳门救亡的热情与抗战关系研究,而对经济对救亡运动的直接影响,相对而言,则显得较为零落,而事实上,从抗战澳门救亡运动开始,经济地位的衰落以及金钱的缺乏便成为救亡运动发展的重要关键。
  本人根据政府大量的一手材料、报章概括分析澳门经济,城市化的发展与扭曲变形的经济模式对中葡日三国的影响,以及民族救亡的发展,本文均有详细论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