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临床并发症的系列研究
【6h】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临床并发症的系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Haze的临床观察及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激素性高眼压的临床观察与防治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丝状角膜炎的临床观察及防治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统计审稿证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1.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主要临床并发症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激素性高眼压及丝状角膜炎的发生发展情况,分析探讨其相关发病因素。
   2.研究上述临床并发症的防治办法,通过术前治疗必要的眼部相关病变,术中改进操作技术,术后合理使用药物,加强护理等综合措施减少、减轻LASEK术后临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研究方法:
   1.2004年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LASEK治疗近视患者345例669眼。按屈光度分为中度近视组-3.50~-5.75D120眼,高度近视组-6.00~-8.75D288眼,超高度近视组-9.00~-13.5D261眼。应用综合措施防治Haze,术中用日夜配戴的博士伦高亲水性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覆盖保护角膜上皮瓣,术毕频点激素眼液4次,术后使用激素类联合非甾体类抗炎眼液及降眼压药、抗生素眼液;随访半年以上,观察术后Haze的发生率及程度,分析相关原因。
   2.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LASEK治疗近视患者176例345眼,按术后使用激素分为0.5%氯替泼诺组84例165眼,0.1%氟美瞳组92例180眼,术后发生激素性高眼压时迅速合理使用药物降低眼压至理想目标,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间术后6个月内非接触眼压增高的发生率、Haze发生率及程度,探讨LASEK术后防治激素性高眼压及Haze的平衡措施。
   3.2004年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接受LASEK患者按术前有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分为角膜接触镜组232眼,非角膜接触镜组437眼,比较两组术后丝状角膜炎发病率。同时与接受LASIK患者4021眼的术后发病情况比较,全面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发生情况,发病后迅速、足量使用唯地息凝胶治疗,观察其疗效,分析该病变的临床特征,相关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
   结果:
   1.LASEK术后6月时0.5级Haze发生率14.65%(98眼),无1级Haze。各组0.5级Haze发生率分别是中度近视组2.5%(3眼),高度近视组11.11%(32眼),超高度近视组24.14%(63眼),各组间有较明显差别。
   2.LASEK术后非接触眼压可较术前下降4~8mmHg,术后共24眼发生高眼压,其中22眼(91.67%)发生于术后3wk~3mo。0.5%氯替泼诺组与0.1%氟美瞳组术后6个月内非接触眼压增高发生率分别为3.64%(6眼)和10.00%(18眼),两者有显著差异(x2=5.386,P=0.020);术后6月时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发生率分别为9.70%(16眼)和17.22%(31眼),两者有显著差异(x2=4.143,P=0.042)。
   3.角膜接触镜组与非角膜接触镜组术后丝状角膜炎发病率分别为6.47%(15眼)和2.75%(12眼),两者有显著差异(x2=5.413,P=0.020);LASEK术后丝状角膜炎发病率4.04%,高于LASIK术后发病率2.16%,两者有显著差异(x2=8.477,P=0.004)。采用唯地息凝胶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平均疗程1.21±0.52天,随访6月未见复发。
   结论:
   1.LASEK术后Haze的发生与术眼的屈光度成正比,与角膜上皮瓣的活性和完整性,术后紫外线照射等有关。术后采用激素类联合非甾体类抗炎眼液及降眼压药等综合防治措施,可减少、减轻Haze的发生,使LASEK技术更安全有效。
   2.LASEK术后激素性高眼压多发生于术后3wk~3mo,主要跟使用激素类滴眼液次数成正相关。当发生高眼压后应迅速采取降压治疗,并在维持稳定的正常眼压的基础上保持足够的联合用药抗炎强度,可在减轻术后不良反应的同时维持较好的视力效果。与传统激素滴眼液相比,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在保持了较强的抗炎活性同时,临床不良反应有所减轻,具有卓越的安全性,可作为LASEK术后激素类的首选药物。
   3.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继发干眼及眼表炎症、术中角膜损伤、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及术后用药等。唯地息凝胶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疗程短、效果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