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研究
【6h】

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医院感染严重威胁患者和广大医务人员健康及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公共卫生领域优先关注的问题。标准预防作为医院感染控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美国CDC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形成了标准预防,经过SARS暴发流行期间的验证,实施“标准预防”是成功、有效、经济的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策略。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工作中如不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就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以及自身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危害。护生是护理人员中知识和技能都处于相对薄弱的特殊群体,工作中发生感染疾病或者将疾病传播的危害性更大。国内外对于标准预防都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知识和行为方面的现状调查,尚有少量关于临床护士行为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前国内以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全面、系统地调查评估标准预防知识、态度、行为依从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未见系统而有规模的研究报道。护生是我国护理事业的接班人,为了护生的身体健康,为了我国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针对护生标准预防方面还应做更多的研究,以确保护生从业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态度、行为依从性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其知、信、行现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其认知水平,改善其标准预防态度,切实提高其行为依从性,以便为相关教育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咨询专家、临床观察、与护生访谈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标准预防知识问卷、标准预防态度问卷、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问卷四个部分。(一)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实习医院等级、标准预防知识教育途径、知识需求程度、实习期间针刺伤情况、乙肝抗体情况等。(二)标准预防知识问卷包括标准预防的定义、应用对象、保护对象、洗手指征、戴手套指征、戴口罩指征、锐器处理以及标准预防配合其它隔离措施等,共有42个条目,进行“是”、“否”、“不确定”作答,选对为1分,选错为0分,满分42分,得分愈高说明其知识水平愈好。(三)标准预防态度问卷包含危险性认知(即在医院实习中会感染某些疾病以及感染疾病的危险因素认知)、标准预防效能认知(即采取标准预防带来的益处认知)、标准预防行为障碍认知(即阻碍标准预防执行的个人以及外界环境因素认知)、标准预防行动有利条件认知(即能否促使标准预防执行的因素包括医院防护制度的作用、带教老师的防护行为、他人的告知以及个人获得相关教育等)、自我效能的评估(即对自己标准预防的行为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成功地采取一个导致期望结果的行动)5个维度,34个条目组成,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正向问题计分从非常不同意(1分)到非常同意(5分),反向问题以及行为障碍认知采用反向计分从非常不同意(5分)到非常同意(1分),总分34~170分。平均分值越高说明其态度越好。(四)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问卷包含洗手或手消毒、正确使用手套、戴口罩、锐器防护、医疗废物的处置、其它防护措施6个维度,48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用1~4分制评分,总分48~192分,从不(1分)、有时(2分)、经常(3分)、总是(4分)。得分越高行为依从性越好。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不同学历进行分层,分为本科、专科、中专。人员比例按照同一个学校中相同学历层次实习返校人数的50%比例随机抽取,于2010年5月-6月以广东省四所高等院校以及两所中专学校的实习返校护生作为调查对象。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采用Cronbach’sα系数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本研究收集的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两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1.标准预防知识问卷经专家评定内容效度为0.92,间隔两周重测信度为0.94,Cronbach’sα系数为0.94;标准预防态度问卷经专家评价内容效度为0.89,间隔两周重测信度为0.88,Cronbach’sα系数为0.87;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问卷问卷经专家评价内容效度为0.91,间隔两周重测信度为0.92,Cronbach’sα系数为0.94。提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共发放9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20份,有效回收率97.0%。调查对象中本科生292人(31.7%),专科生318人(34.6%),中专生310人(33.7%)。年龄18-26岁(平均21.36±1.92岁)。性别:男性33人(3.6%),女性887人(96.4%)。实习医院级别:二级医院429人(46.6%),三级医院491人(53.4%)。接受过标准预防教育67.3%,未接受过标准预防教育32.7%;接受标准预防教育的途径有学校教育、医院教育、带教老师、专业杂志、学术讲座以及其它途径;实习期间发生污染针刺伤情况:0次48.0%,1~2次32.4%,3~4次12.2%,5次以上7.4%;发生污染针刺伤时,有高达45.2%的人工作比较繁忙,42.7%的人处于抢救病人时,7.9%的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但是也有4.2%的人在工作比较清闲时发生针刺伤;在478人发生污染针刺伤的实习护生中,75.5%的人会挤出少量血,清洁伤口,7.7%的人会做相关检查,确定是否感染某种疾病,41.6%的人用酒精或者消毒液消毒后包扎,也有14.2%的人对伤口未做任何处理;调查对象中73%的人对污染针刺伤没有向带教老师或者护士长汇报,其原因:不知道需要汇报;不知道报告给谁;不需要,不足以汇报;还有人是其它原因导致未汇报。仅有5.2%的人每次都会汇报,7.1%的人大部分情况会汇报,14.6%的人视情况有时汇报;绝大多数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后会查看病人病历,以了解病人是否患有梅毒、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播疾病,仅1.5%的人从不查看病历。乙肝抗体情况:有抗体417人(45.3%),没有抗体311人(33.8%),没有检测过192人(20.9%)。
   3.标准预防知识:调查对象对于知识的需求程度:567人(61.6%)非常需要,321人(34.9%)一般需要,19人(2.1%)认为不太需要,13人(1.4%)认为无所谓。标准预防知识最高得分41分,最低得分6分,均数26.05±9.53分,正确率62%。在进行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教育程度、实习医院等级、接受教育途径、针刺伤情况对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出现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时,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有4个,分别为教育途径、教育程度、针刺伤次数、实习医院等级。
   4.标准预防态度:标准预防态度总得分112.09±19.03,得分率66%,对危险性认知得分最高,均分3.52±0.83,其次是标准预防效能和自我效能的评估均分分别为3.34±0.78、3.32±0.83,对标准预防障碍性认知以及对行为有利条件的认知最差均分分别为3.19±0.78、3.20±0.75。在进行实习护生标准预防态度单因素分析中,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实习医院等级、接受教育途径、针刺伤情况对标准预防态度出现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时,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三个,分别为标准预防知识、教育途径、教育程度。
   5.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总得分114.05±21.92,得分率59.4%。洗手或手消毒以及擦手(1维度)得分2.38±0.46,正确使用手套(2维度)得分2.31±0.52,带口罩(3维度)得分2.81±0.63,锐器防护(4维度)得分2.64±0.55,医疗废物的处置(5维度)得分2.90±0.78,其它防护措施(6维度)得分1.10±0.24。6个维度间进行两两比较t检验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医疗废物的处置得分明显高于其它几个方面,其它防护措施得分明显低于其它维度(进行有可能引起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喷溅操作时,戴面罩、保护性眼罩、穿防护服以及戴帽子或者鞋套,得分都很低。)在进行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教育程度、实习医院等级、接受教育途径、针刺伤情况对行为依从性出现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时,有8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分别为:标准预防行为障碍性认知、教育途径、标准预防知识、标准预防行为有利条件认知、教育程度、实习医院等级、自我效能的评估、针刺伤情况等。
   结论:
   1.标准预防相关知识缺乏,亟待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教育途径、教育程度、针刺伤次数、实习医院等级。
   2.实习护生对标准预防态度不容乐观,其中对待危险性认知结果尚满意,对待标准预防效能态度较理想,对待标准预防障碍性认知态度令人担忧,对待标准预防行动有利条件认知状况差,对待自我效能评估态度不容乐观。主要影响因素:标准预防知识、教育途径、教育程度。
   3.实习护生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差,其中洗手或者手消毒依从性低,正确使用手套行为有待提高,医疗废物的处置和口罩的正确应用较理想,锐器操作规范化程度低,其它防护措施的应用令人堪忧。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标准预防行为障碍性认知、教育途径、标准预防知识、标准预防行为有利条件认知、教育程度、实习医院等级、自我效能的评估,对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是正向的,随着这些变量值的增高,行为依从性也就越好;针刺伤情况对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是负向的,随着变量值的增加,行为依从性也就越差。
   4.护生是临床护士的后备力量,是未来护理事业的主力军,如何增加实习护生的标准预防知识、改善标准预防态度,切实提高其行为依从性,是目前学校教育、医院感染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和信息,期望能引起医学院校及各级医院的重视和关注,通过增进学校标准预防教育,加强临床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岗前培训,规范带教,同时在整个实习阶段医院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教育,护生多途径多方式学习,来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提高行为依从性。

著录项

  • 作者

    赵喜兰;

  •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学科 护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亚洁;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47-4;
  • 关键词

    实习护生; 标准预防; 依从性; 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