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真的美——论废名小说写作中的童心意识
【6h】

天真的美——论废名小说写作中的童心意识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童心意识的发生与成因

1.1 唯美的种子

1.2 童心的传承

1.3 诗意的开启

第二章 童心意识的内涵及其美学维度

2.1 现代童心意识的建立

2.2 童心之美及其塑造方式

2.3 以童心,觉悟人生

第三章 童心意识的叙事策略

3.1 儿童视角:诗意的透视

3.2 成人世界的童心化

第四章 童心意识与现代小说的开拓

4.1 从现代回归古典

4.2 从平实渐近晦涩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童心意识的作家,他的作品抒写着生动的儿童生活,和故乡黄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西方文学的样式与东方蕴籍的情趣,融合出废名式的“文章之美”。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废名小说写作中的童心意识:
   第一章探悉童心意识的发生与成因。母亲的爱与善、故乡的青山秀水、文化与佛学氛围播种着唯美的种子,是他日后进入文学写作最重要的积累。周作人是废名的精神导师,他对童心童趣的特殊兴趣,给予废名直接的影响;鲁迅用小说表达对儿童世界的关注,无论在题材还是笔法上,都启迪若废名早期的小说创作;英国作家艾略特、哈代、莎士比亚的抒情体式,激发了废名对诗意的追求,使他调转头回归中国传统的诗学,将古典诗词的创作技巧融化到小说的写作里。
   第二章是童心意识的内涵及其美学维度。“儿童的发现”促成了现代童心意识的建立。废名的童心意识超越了单纯的对童心的赞美,也超越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对照,他用写作呈现着儿童世界的诗意本质,在天真形象的神韵之美、物我合一的灵性之美、童年生活的稚拙之美三个方面,废名以他体验的幽微和感知的敏锐,将平淡的生活点染成气象万千的梦幻世界。废名以童心叩问着生与死的主题,展现着从面对死亡的无知到真正的达观,在禅学和审美里他一直寻求着超越。
   第三章是童心意识与叙事策略。不管是早期偏现实主义倾向的短篇,还是成熟时期充满梦幻色彩的长篇,由呈现儿童生活的视点到诗意生成的透镜,废名借助儿童视角由浅入深地开掘着童年的体验。废名将儿童世界的诗意化本质延展到成人世界,使成人具有童心化的特征,乡土童年从而寄托着梦幻般的彼岸理想。
   第四章是童心意识与现代文学的开拓。废名的童心意识不仅表现在对天真烂漫的儿童世界认知与展现,还体现在对中国古典童心意识的灼热追随,即是以个性化的自由真诚表达人生的体验。他在中国的诗歌传统里吸纳养分,以小说写作表达文学与禅学的理念,以现代的审美意识发掘古典的美学精髓,实践着现代向古典的回归。他倾向于通感叙事和语言实验,专心致志于“意”与“象”的文字表达游戏,这尽管造成了小说的晦涩难懂,却开拓了现代小说的表现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