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4-11

主办单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会议文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从生命的角度探究了沈从文的自杀事件,以《一个人的自白》、《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吃语狂言》等为切入点阐述了沈从文内心的悲剧感,并探讨他在求死未果之后如何寻求精神治愈的.
  • 摘要:本文以当代作家张翎的小说《阵痛》为研究对象,她描述了母女三代人灾难般的生育经历,着重凸显生育对于女性生存境遇和精神成长的影响。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经历了生育阵痛后,生存意识更为坚定,她们以水样的柔韧对抗着战争、革命的创痛和中西文化差异的冲击,不依赖男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这反映了张翎的女性意识深受其“世界人”写作立场的影响,在关注人类普遍生存状况时,以现代人的价值观赋予女性生存更多的温暖和希望。
  • 摘要:本文对当代作家张翎长篇小说《睡吧,芙洛,睡吧》进行了探析,介绍了芙洛这一人物形象,她从江汉平原的小村庄,一路漂流到美国的巴克维尔镇,从小河、芙洛、到刘易斯太太、罗宾森太太,靠着她的忍,她的勤劳的双手,她的智慧,她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了,还挣得了自由,收获了爱情,赢得了尊重,这是大时代里一个小女人的传奇。同样将芙洛个体活动放置在大的历史时空中,个体经验就不仅仅是属于个体的,也就具有了巨大的表现力。
  • 摘要:本文以新世纪小说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城市书写的渊源,指出新世纪十年来,当代小说在处理城市问题上日益灵活多变、得心应手,其所涉及的主题几乎涵盖了当今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视角上也脱出了城乡二元对立的批判一乡愁模式,显示出小说家持之以恒观察生活、干预现实的责任与担当。
  •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小说创作的现状,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国作家对故事的迷恋已经由文本的层面上升至价值、意义、标准甚至伦理的高度,写一个"好看"的故事成为很多作家的创作旨归,指出当下的小说创作更加迫切需要的不是覆盖而是穿透,不是宏大而是精微,不是概括而是深入。在重建虚构叙事与现实真实的关系的过程中,作家们需要拿出更加深刻、精准且有力的现实书写。
  • 摘要:本文以当代文学为研究对象,指出当代作家主要是两种能力的缺失:一是主动体验生活能力的缺失,二是思想现实问题能力的缺失,这两种能力的缺失成为当代作家面对现实生活、叙写现实问题的瓶颈,针对这种情况,当代作家应该研究点思想史和社会史,应该是一个学者型的人,从而让创作出思想深度和广度的作品。
  • 摘要:本文就迟子建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精神进行了解读,指出迟子建生于漠河,长于漠河,大江(黑龙江)流域的鱼村、林海、村落早已成为迟子建创作的灵感地带,详细阐述了包括《清水洗尘》《零作坊》《额尔古纳河右岸》等在内的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精神。
  • 摘要: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中的成就,指出感时忧国,担当意识,成为现当代文学的大道,绵绵不绝的光明底色,温暖人心,催人奋进,中国气息和现代精神结合,创造新的文学经验,中国经验的文学书写中,中国作家的确要写出中国人特有的困惑和迷惘、追寻和超越,但更要写出普遍人性的困惑和迷惘、追寻和超越。也就是说,中国作家必须同时具备深切的本土经验和宏大的世界眼光。
  • 摘要:本文从先锋的角度对新世纪湖北文学进行了研究,新世纪的湖北文学,在张执浩、李修文等的示范和引领下,以哨兵、苏瓷瓷为代表的先锋性创作还是为新世纪的湖北文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并对现实主义为主导的湖北文学场造成了震颤,新世纪的湖北文学要走出可能的困境,摆脱源于自身的限制,就不能画地为牢,更不可以自以为是,满足于现有的成绩。相反,应该扬弃固有的文学创作范式,敞开胸怀,大胆改革创新,注入先锋的理念和现代的精神。当然,更需要改善湖北文学的生态环境,为湖北作家的探索和创新创造良好的氛围,这样,湖北文学才可能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苏恩佩的传奇人生,阐述了她的基督教文学观,指出苏恩佩重视基督教文学创作中的灵感,即圣灵的感动,而要得到圣灵的感动,她的文集有多篇悼文和怀念故人的文章。此外,她介绍的文学作品和人物多是在苦难中备受磨炼的人,同时苏恩佩分析了中国基督教文学的症结是缺少文学性,多“宣传性”或“功利性”作品,而只有真正的文学性才能够打动人的心坎,产生不朽的效果。
  • 摘要:叶兆言是当代著名作家,创作上先以小说著名,继写散文.就散文创作来说,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惊人的巨大成就,而绝不只是参与似的客串.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写事还是状物摹景,从不用气势去咋呼,全用坦诚深情、平和素朴的文字精准表达自已的情绪感悟,慧达而细腻,亲切而凝重,平易而精辟,形象而省人,达到了含关怀于幽默、寄智慧于从容、拥凡俗于雅洁的上乘效果.
  • 摘要:本文就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进行了剖析,指出中国社会在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和态度上,一直有两种对立的立场和态度,这就是彻底的文化批判和极端的文化保守,而健全的社会中,既需要那种深刻有力的文化批判性的作家和力作如鲁迅和他的《阿Q正传》等,也需要那种坚执地掘发弘扬传统文化优秀品格的文化守护型作家和力作如沈从文和《边城》等,更需要那种能在文化守护与文化批判的张力结构中表现两者深刻而广泛的全面冲突、对话的巨匠和力作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一系列复调型作品。
  • 摘要:本文拟以杨天成出版于1958-1960年的六部“环球小说”(《漠野恩仇》《花花世界》《生死恋》《皆大欢喜》《玉女擒盗记》《弹性女儿》)为例,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读和人物角色设定与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其欲望叙事与道德焦虑的辩证,在这几部小说中借由女性形象展开了种种道德议题,或紧或松,或宽或严,体现出了含混的道德视镜,即他尝试用文学的方式尽可能照应庞大的市民群体复杂多面的道德倾向和景况,以期达成让各方“皆大欢喜”的局面。
  • 摘要:本文就张翎小说中的空间意识进行了研究,指出张翎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游离于本土之外,并与本土保持或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在创作中,张翎弱化了意识形态关系,比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对立。她仅把国家作为人物的活动地点或背景,通过国家的变化来体现人物的追寻,同时张翎的故事流露出很强的迁移意识,但是她的故事并不是只着眼于当下,也不是只着眼于迁移后的地点,而是时间上的当下与历史、地理上的迁移前与迁移后的穿插、交错。她的故事不是抛弃式的迁移,而是牵绊或恋恋不舍于迁移前的彼地。空间变化的持续使用,可能在于张翎直觉地领悟到了“空间转移”这一特定小说空间形式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美学内涵,它象征了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的追求。
  • 摘要:莫言的《檀香刑》和贾平凹的《秦腔》作为新世纪以来重要的长篇小说,与中国传统戏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显示了与地方戏曲的密切关联和深厚渊源.《檀香刑》是借鉴民间戏曲猫腔写小说的典范之作,《秦腔》的叙事也处处渗透着秦腔戏曲的影响.戏曲元素在两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各有不同,其影响下的小说深层结构也呈现出较大差异.作者之所以在小说中大量运用戏曲元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生命中具有深厚的戏曲情结,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把戏曲作为重塑精神故乡的重要方式.
  • 摘要:近年来,旅居或移民海外的华人作家在国内文坛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而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在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也逐渐成为热点.在备受瞩目的海外华人作家中,张惠雯不是最优秀的,当然也不是最受关注的,但她的小说创作已一种浪漫、古典、诗意、纯净之美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大陆读者关注,也开始引起批评家和相关研究者的注意.从已有的对张惠雯小说创作的研究看,大多对其所表现出的古典诗意、理想主义、批判反省精神等层面进行挖掘,也有对其小说叙事语言、叙事风格的综合评论.实际上,如果结合上世纪末开始在中国盛行的文化守成主义思潮来观照其小说创作,则可发现其有着明显的文化守成价值取向,这主要体现为如下三点;一是以童年记忆的视角,弘扬本土的文化价值和传统;二是以中西文化对照的视角展开对中国现代化历程和现代性追求的反思和批判;三是以古典人文情怀书写理想中的诗意家园.这种写作追求,因为其有着跨文化的经历感受,可能更能引起大陆读者的共鸣和反省,呈现出难得的意义和价值.
  • 摘要:本文就海子自杀的理由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引诱海子自杀的隐秘嫌犯的排列次序:一、面子问题,二、哲学和文学(诗歌),三、物质与金钱,四、乳名,宿命的谶言,指出在海子心中一直存有精英意识,需要背负起拯救民族文化的重担,用个人力量来完成中国诗歌转型任务。但“拯救民族文化”的任务过于沉重,使他瘦弱的身躯轰然倒下。
  • 摘要:林白小说的地位与影响超越了地域文学的范围,成为当代女性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林白小说的地域性特征反而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学界在解读该特征及其成因时,较为有代表性的观点概括起来是:"巫风犹存",它既是特征也是成因.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固有的文化偏见.若仔细辨析林白小说的地域性特征,可以发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些独特的地域性特征里,有着时代、社会变化的深刻折射.
  • 摘要:"世界华文文学"是近年极热的术语,其产生的背后隐藏着世界经济与文化的微妙变迁.而"华语语系文学"的提出则是一种连带反应,其以极端的姿态切入学术话语,因此也闪着敏锐的光芒.而"国际视野"与"世界眼光"的泛起,也引发国内有洞见的学者对"全球化"的警觉,于是又回头倡导"本土情怀".最终,国际间各研究群体因源于自身的文化与情感元素而论争纷纭,其优劣高下却难有纯粹客观的判定.
  • 摘要:在2005年开启的全球性"重述神话"项目这一背景下,中国作家叶兆言在2007年以他的重述神话小说《后羿》参与了这场全球性的文化对话.本文以叶兆言的《后羿》为研究对象,观照传统文化在后现代语境下狂欢化书写中的伦理化特质,即通过暴力叙事及情爱狂欢化书写对传统的历史伦理、精英伦理、夫妻伦理及师徒伦理的叛离,进而探讨重述神话实践的意义和启示.审视和探究重述神话小说《后羿》的叙事策略及其意义蕴含,将成为观照在全球化·本土化·地域性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 摘要:本文以陈应松的长篇小说《到天边收割》为研究对象,该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神农架深处的贫困孩子余金贵寻找母亲的故事,神农架不仅贫穷、封闭,而且愚昧、顽固、狡诈,令人绝望和窒息,“匾乏”成了这里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无法摆脱的基本生存状态。作为神农架的子民,余金贵离乡外出寻找理想生活,最后却不得不回到故乡,这一经历似乎暗示着外面的世界并不一定有他追求的理想生活,该小说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偶尔还有些魔幻色彩,与现实生活保持了相当的距离。
  •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到商海洪流之中,在商界竞争中展现了别样风采.商界小说描绘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成功神话和现代女性解放的神话;但透过小说文本,也不难看到在神话的背后,积习深重的以男权为核心的传统性别文化仍然强有力地影响着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在成功的光环下,商界女性内心中仍然充满了无奈和感伤,倍感生存的焦虑和角色的困境。
  • 摘要:世纪之交兴起的"官场小说"热是当代中国文坛突出而重要的文学史现象与文化现象,本论文审理并廓清了此期官场小说的内涵与外延,挖掘官场小说热所呈现出的文学新质及其文化根源,指出近年所出现的官场小说热既有其紧贴现实的题材优势,又经与文化工业成功联姻,以大众文化消费的形式获得读者青睐.而小说叙事的诲官化、小说语言的媚俗化以及小说人物在官场伦理道德迷津中的沦陷,则是近年官场小说的局限所在。
  • 摘要:当代商界小说创作呈井喷之势,数量急剧增加,但作品良莠不齐,如何评价这些创作与作品已现实地摆在人们面前.叙事动力作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内在力量和逻辑,集中地体现着创作者的创作方法和目的,在考察商界小说的创作及其价值中具有重要作用.归结起来看,当代商界小说主要呈现出成长遭际型、商战谋略型、行业揭秘型等三种叙事动力类型,在审美价值上各有优长,但都有进一步提升完善的必要.
  • 摘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中国知识界精神上的解冻期,当人们回溯这一历史时段的时候,注意力往往为新现象、新事物所牵引,容易对那些被认为落伍和顽固的旧思想旧习惯统统嗤之以鼻,缺少观察和研究的兴趣.事实上,在“顽固”“保守”“守旧”等负面词语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无数次碰壁、磨难之后的生存策略和行为惯性。更为值得深思的是在“解冻期”,一批知识分子在精神上还活在过去受到禁锢的年代,在审美趣味、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等方面,与富有朝气的时代精神形成鲜明对比。之所以如此,既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内心阴影,又有长期禁锢带来的思想能力的丧失。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生产在市场经济的操控下出现了哲理化、类型化的"减法"倾向,使当代文化精神的传播和提升陷入混杂和乏力的困境.论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和严肃批评,并倡导以"加法"的创作方式平衡这种"减法",为小说的健康生产与流通寻觅出路。
  • 摘要:本文就鲁迅与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鲁迅的伟大创作实践,不但为小说等虚构文学,而且为纪实散文等纪实文学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示范、指明了方向;其不朽的思想文化与艺术精神,不但深刻地影响着虚构文学,同时也长久、广泛地哺育着纪实文学一一就新时期以来的报告文学等创作而言,它甚至比小说等虚构文学更为集中、鲜明。他所开创的“为人生”等现实主义、启蒙主义文学传统及其创作实践,不但为虚构文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而且为纪实文学的理论建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 摘要:从"失语"问题出发,历时性的考察"进城"故事这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的"贯穿性主题",爬梳了多个"进城"故事中进城者"失语"的不同特征,以及这些进城者在进城/返乡、进城/无乡可返、进城/有乡而不返等结构中所面对的"失语"、沉沦、救赎的复杂处境,从而进一步探完中国社会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城乡伦理秩序冲突、转换、生成的具体情势.
  • 摘要:本文以美国华人作家施雨的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为研究对象,这部小说选择了作家相对熟悉的医院生活场景作为描述对象,并融入了作家对个人跨域奋斗厉程中身份认同艰难的思考,以及对由此所带来精神焦虑与缓释方式的探寻,《刀锋下的盲点》中的“刀锋”一方面指的是叶桑手中的手术刀,另一方面又喻指美国法律正义女神手中的利剑,“盲点”既可以说是意外死在手术台的纳尔逊夫人不可告人的隐私,也可以喻指带有种族歧视和执行漏洞的美国法律所产生的冤假错案。小说中所描写的对病人的诊疗也暗含着对人性的诊疗和对社会的诊疗,它以雍容的气度和开放的视野揭开了异国他乡的华人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心灵现实,并由此辐射到其他族群释放出事关人类生命体验的世界想象。
  • 摘要:文章通过对汉语普通话的霸权地位的分析,肯定阎连科作品中"絮言体"带入方言的革命性力量.但同时根据与韩少功、张承志的对比分析,指出阎连科方言写作实际的姿态其实是介于两者之间,既有前者对精英/民间的调和,也有后者鲜明的抗争意识,体现出一种"暧昧"、"妥协"的意味.进一步说,这种含混立场一定程度上又趋紧于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政策.总之阎连科的方言叙事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写作现象,无法尖端判定为鲜明的抗议姿态.
  • 摘要:青年小说家余同友的创作以乡村的道德经验为叙事的中心.他的小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叙述乡村的风俗故事;二是叙述进入城市的乡村人的风俗故事.他通过一系列的荒诞、滑稽、妙趣横生的故事,揭示了乡村道德的崩溃及崩渍中的荒诞和诡秘,也通过若干怪诞的符号化的人物及其行为展示了反抗的意志和整个社会的病态现状.他的写作中既运用了现代主义的符号化的手法,又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如聊斋式的鬼魂故事)来表现那些处于城市洗头房中的乡下人的道德冲突和悲剧命运。
  • 摘要:本文以台湾当代诗歌为研究对象,指出在台湾当代诗坛上,大陆赴台诗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存在.作为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诗人群体,他们在海峡彼岸诗坛上,通过五代诗人60余年的不懈努力和杰出创造,为包括台湾诗歌在内的中国当代诗歌作出了多方面的独特贡献,由五个世代的诗人组成的大陆赴台诗人群是一个具有多样化身份的诗人群体。从基本身分看,他们是在特定历史场域中形成的一个流亡诗人群体;从诗歌活动看,他们是一群充满了开拓创新精神的诗人群体;从与台湾关系上看,他们是一群逐渐消除作客心理并最终融入了台湾大地的一群诗人;从原乡地域文化看,他们又是一群家乡几乎遍布大陆各地的诗人。然而,从本质上讲,他们都是一群有着不可磨灭的中华之魂的中华赤子。以此为核心的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合,使得他们有充足的力量去推进台湾诗歌力克时艰、健康发展、走向兴盛,同时也有力保障了台湾当代诗歌的中华方向和民族之魂。
  • 摘要:对余光中《乡愁》内地传播史的分析,可以得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典型主题生成的过程及规律.文章指出作为深度传播方式的学术研究与作为普及传播方式的文学教育能将一时的热点经典化,制度化,逐渐变成普遍性的知识,久而久之,这种知识反过来会内化于知识谱系之中,成为不证自明的东西,语境的历史的变迁就会被抹平。在此类知识生产过程中,乡愁主题作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典型主题的观点就变成了常识。传播过程的固化和窄性理解现象,是接受者基于某种现实需要和期待视野而形成的刻板化思维的结果。中国内地在对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接受中,便出现了这种固化思维,使得乡愁主题被拓展强化,成为一种不证自明的诗学现象,影响了在更广阔的视野和灵活的方法中去理解某些作家作品。但在跨语境传播过程中,误读是难以避免的。对于处在源头的语境来说,变异很可能是误读,但对处在引进方的语境而言,则需要自己的接受方式,这一过程事实上就是文化整合的过程。对于研究者而言,必须加强跨语境跨文化的诊释能力,从而能对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己有诗学话语作语境性分析鉴定,避免将一时一地的误读与偏见看成是本然性的知识。
  • 摘要:《草木的理想国》记录了成都草木的生命档案,成为成都草木图经,表达了阿来关于城市与草木关系的理性思考.阿来将自然的草木、文学的草木和心中的草木融合起来,以"植物学式"的平实笔墨书写草木本身的结构、形态、特性和美感,并延伸到成都的历史、地理、社会与文化,将植物知识、文人诗文、历史掌故与观花心境、花事感悟、时事议论融为一体,为成都留下了"可以生根的爱".阿来崇尚野生、原生、本土、自然的草木状态,对于草木的"驯化"、"进化"、"美化"、"引进"表示出含蓄的不满意.在书写花事的同时阿来表露出对人间事的关切,表达着对城市与草木关系的理性思考,表达着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文化选择,显示出一个知识分子精神的坚守。
  • 摘要:阿来的新小说《瞻对》,因别具一格的表现一个地方两百年的传奇而再次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其叙事中的打破时空形成的自由书写、穿插叙事形成的疏离感、叙事结构安排带来的新奇感、语言的半文半白造成的特殊的审美效果、历史与传奇结合形成的真实感与飘逸感,给整个小说带来一种崭新的审美范式,其鲜明的叙事特色与阿来以往的叙事特点有很大不同,既带来一种陌生感,也带来一种强大的冲击力.研究阿来的《瞻对》叙事特色,从另一层面,可以探析到阿来叙事的变革,以提升对阿来小说的新的认识.
  • 摘要:由于知识分子缺乏必要的情感和思想担当,才使新世纪文学中的底层叙事出现"结构性的裂隙",写底层之问题到位,但无力救赎.知识分子对底层的关注,是社会正义的一部分;底层们遭受的苦难,往往是社会不公的表征,而建立秩序和改造社会,则是知识分子更为关心的问题.关注底层,是一个伦理问题,不是接续左翼那种"强迫",而是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以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关照底层生活。
  • 摘要:本文对近年长篇小说现实书写进行了反思,指出当代长篇小说几乎都是建立在某一种社会问题的基础上,采取同构化的方式,力求如实地反映社会问题,许多作品采取与现实同构的叙事方式,不管是在共时性的社会宽度方面,还是在历时性的时间进程中。长久以来形成的作家要做历史和时代的“书记官”的信念被推到极致,很多作品不再从叙事结构方面进行个性化的尝试,而是沿着时间脉络一泻而下。这种结构方式看似揭示了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实际上,作家对历史、时代、生活、人性的审美思考都消失了。文学叙事变成了逻辑推演,变成了假恶丑的集中展示,变成了原始生活材料的机械堆积。很大程度上,近年来的长篇小说又回到了二十世纪初黑幕小说的叙事模式,或者说一直没有超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官场小说的叙事定式,在艺术特征方面,这些长篇小说存在的缺憾与表现题材的相对固定、叙事手法的相对简单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在当下的文学环境中,有深度、有力度的现实思考和叙事探索是非常困难的。总体来看,由于过分粘着于对现实的摹写和对热点的追逐,近年来长篇小说的现实书写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
  • 摘要:本文以2013年的短篇小说为切入点,指出当下中国的文化和文学处境充满着悖论:一方面是故事太多了,另一方面这太多的故事似乎仍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期待,而当代短篇小说以它特定的存在方式,“它能第一时间捕捉外部世界的风云”,这个时代的光鲜亮丽和灰暗破碎、喧嚣与沉寂都可以及时收入眼底,“它也能最快与读者的内心世界沟通”,不仅“最快”,而且是“沟通”,因而更有特别的质地、色彩和味道。
  • 摘要:自1990年代以来,戏说已经成为一种显在的文化现象,但同为戏说,戏说文学经典与戏说历史既具戏说的共同特征也有根本的不同.戏说的产生,有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它似乎一直试图擦抹文学经典的经典特征,使这个时代呈现出去经典化、非经典化的速时性。在某种意义上,戏说是对文学经典的有意误读和重新阐释,同样参与着对文学经典的当下重构。戏说对文学经典形而上的人性、理想、信仰等价值维度解构之时,又往往因对娱乐文化的主观迎合流入“情”“欲”的偏执。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完全依照消费文化的准则对经典的戏说事实上也是对受众的某种“误读”,它不仅窄化了人性的空间,而且忽略了人们对更高精神层次的需求。
  • 摘要:当代作家的文学观不仅受到外来文学、文化和文论的影响,同时还与古代文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一个有着自觉的艺术追求的作家来说,必然要从各个方面汲取营养,尤其是从本土资源寻找支撑.张炜是当代作家中少有的兼具批评家或文论家气质的代表,他的"气象说"从中国传统文论中脱化而来,在现代小说创作与鉴赏方面赋予了新的意义,带有较为浓重的印象主义感性色彩,丰富了现代小说理论.从他的文学作品来看,张炜的独特之处在于给人强烈的散文化或诗化风格,这一风格的一个特点或“弱点”是故事性不强。
  • 摘要:在民刊《锋刃》面世20年之际,回顾《锋刃》诗群诗歌创作实绩,探讨诗群、社团等诗歌团体对当代诗人个体及诗歌现象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在诗艺探索方面,哑石与李龙炳表现尤为突出,哑石之诗表现为一种富有张力的和谐,而李龙炳则忠实地用他的艺术感觉维护其诗的纯净与晦涩.在意象建构方面,画家孙磊和楚子擅描绘令人耳目一新的意象.孙磊之诗简洁冷峻,诗歌具有了承接"一段历史"的强度与厚度;楚子则用泛滥的语词操控着血色盛宴和肉身狂欢,以恐怖之景与残酷之关冲击着神经末梢,书写着厌世的愤怒.作为《锋刃》诗群凝聚力的源泉和诗歌精神核心,吕叶、孙文、史幼波、朱杰、唐朝晖、吴德彦等诗人立足于生活,以其真挚度敬的声音,用精神漫游者的姿态,唱出了对灵魂彼岸的颂歌.凭借在诗歌精神上的超拔高蹈及诗歌技艺方面的自觉精进,《锋刃》及其诗群已然成长为既有鲜明的理论主张又有较为丰富创作实绩支撑的一片峰峦.
  • 摘要:本土化一直是一个纠结着近百年来中国文学的核心命题,本土化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救赎之途.返观20世纪,现代长篇小说文体经由40年代文艺大众化、80年代的寻根文学和90年代的文体实验,本土化一直没有落到实处,真正落到实处的是进入新世纪.新世纪长篇小说本土化已然从政治推动真正走向文体自觉,本土化边界大为扩大,是一种开放的、辩证的、具有世界视野的本土化,获得一种民族根性突出、同时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的中国书写形式.大致呈现为三种典型形态:汉语传统写作、原生态写作、具有现代质的本土化写作.
  • 摘要: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新感觉派为研究对象,指出中国新感觉派进行了一次小说的叙事革命,他们选择了"陌生化"的叙述方式,将习以为常与熟视无睹的事情进行"陌生化叙述",从而重新唤起人们对这个事物的关注和好奇心.异国情调同样达到了叙述的"陌生化"效果.新感觉派小说的"陌生化"叙事,其实就是一种现代主义的表现.
  • 摘要: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是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主要借鉴吸收了现代西方现象学和解构主义哲学家们对西方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建构的"在场"思想,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中的"尚质"文艺观的回应.在继承以往有关"在场"的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在场主义散文理念代表人物也有所批判和发展,并赋予了"文学在场"以一定的新的内涵.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主要体现在其核心概念"四非"说和"五性"说上.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既体现了一种对传统的僵化的散文观的消解精神,也体现了一种坚守文学的意义、真理和社会意义的主体性和现代性精神.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及其散文理念的提出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对扭转当下文坛的一些浮泛风气具有积极作用.
  • 摘要:本文以王润滋《鲁班的子孙》这一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作者为了充分实现“调和”意图,在作品中策略性地塑造了许多有声有色的大众形象。这些大众形象既带着社会真实历史经验的影子,同时又承载着作者构建与填平各种价值观念鸿沟的叙事意图。可以说,这部小说中的大众形既是作者出于意识形态选择需要的叙事产物,又是作者象征性重构历史的重要元素。该作品却生动的展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错杂而纷乱的社会众象,“历史化”地理解了当时知识分子展现与解决农村经济改革敏感问题的悖论与困境。
  • 摘要: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带灯》关注当下农村的种种困境,体现了作家直面农村现实的努力;同时,也是贾平凹学习汉代文学传统进行自我整理的一种实验.但是,由于作家创作方式和思想资源的原因,小说《带灯》对农村生活叙述多于描写,对农村问题呈现而少批判,彰显了贾平凹惯性创作中有待突破的瓶颈.
  • 摘要:当代小说中的旅外艺术家既有旅外者对异域文化的旁观,也有以之为镜对本土文化的反观自照,并从中体验着本土与异域,民族与世界、主体与他者,中心与边缘等诸多身份认同的矛盾与焦虑,具体表现为:走向异域,却走不出本土记忆;跨国爱情里难以跨越的东西方想象;想象艺术与自然联通的中西二重唱及其可能.小说中旅外艺术家形象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作家书写时不同的叙述视角与立场,映照出全球化时代当代文学的新走向与中国作家的身份刷新.
  • 摘要:对八十年代文学的重返式研究是考察中国八十年代小说域外接受与传播情况的基本前提.德语世界、法语世界、日本学者对中国新时期以来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对当时文学现象、作家的评介中形成了不同的、针对中国八十年代小说的评价范本.它们或表达了在政治诉求与文化策略间寻求平衡的知识结构,或强调了个人阅读兴趣在介入中国八十年代具体小说文本和作家个案时的共性与差异,或在积极阐释中以细读方式将作家作品与研究主体的知识构成同时进行审视.这些域外的评价丰富了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的研究内容,也为探讨研究者的知识构成与介入研究对象的方式提供了更多参照。但同时这些中国八十年代小说的域外评价而言,不同文化传统的小说评价范本既承载了各自的知识背景与看待中国的角度,也放大了它们各自的局限与问题。无论是拘囿于文化社会学的层面将中国八十年代小说等同于社会问题报告,继而覆盖至对当代中国的理解,还是偏向于一己之喜好,耽溺于在中国发现文学新大陆的想象,这些过于简单和一厢情愿的处理方式是域外的八十年代小说评价范本在如何最大限度呈现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复杂性上皆有所缺失的原因。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域外的八十年代小说评价范本虽然构成了八十年代小说评价史的重要维度,诸如杜特莱对阿城“三王”小说的评价之于《棋王》评价史的意义,或者近藤直子对1986年残雪小说的评价之于先锋小说评价史的意义,但是这些评价还无法真正到达批评的层面,批评的建立在这里相对而言是困难的。
  • 摘要:在张欣的小说中,都市人因时代的沧桑巨变和自身的多重问题很容易陷入"中年危机",并主要表现为遭遇事业瓶颈、婚姻破裂和精神枯萎三个层面上,具体而言:他们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却演绎为对金钱和物质追求的欲壑难填,结果难免迷失自我和丧失人格;他们追求爱情上的新鲜感,却演变为对婚姻家庭的背叛乃至私生活的混乱;他们希望获得心灵解脱,但即使功成名就也无法摆脱世俗的烦恼.张欣笔下的"中年危机"现象具有日常性和普泛性的特征.观照都市人中年危机现象背后的俗世人生和多重困境,是张欣小说非常特色和获得成功的地方。
  • 摘要:张楚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小道具,起到关联文本结构层级的作用.作为一种"认识装置",它们使作家在千疮百孔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个对话域.这些道具在小说中是对称的,"细菌"印证了人们在残酷的现代化进程中的无助与伤怀,"孔雀羽毛"是对个人审美空间的诗意挽留.其深层结构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自我纠缠的显影化和具相化.小说中变形的"风景"几乎是当下中国病在小域的集中体现."风景"的冷热正是张楚自我意识的两面,在既承受又抗辩的结构中呈现出欣悦与酸楚的内在张力.
  • 摘要:在速食主义盛行的时代,文化传播成为一种产业模式,文学的表述也倾向于趋同化的态势,新世纪以来,乡土小说的发展也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下由精英知识分子的传统书斋走向世俗的荒原.乡土书写逐渐从"内"向"外"转,作家对自我内心的探寻越发缺失,为适应大众审美阅读趣味,他们钟情于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放弃对生活细处的捕捉.作家利益的均沾使新世纪乡土小说失去了对文学自身固守的能力,乡土文学步入俗世的旷野,在文化消费主义的时代,文学的乡土失去了朴质的味道.
  • 摘要:中国新诗自发生以来,其与古典诗歌传统的纠缠就没有中断过,至今也未有明晰的结论.新世纪之交,有的诗人在写作转型中,重新意识到了传统的价值,他们开始向其寻求资源,以通过革新和改造传统,来寻找诗歌写作的新方向.诗人们在对接传统的过程中,发现境界也是现代诗歌诗意生成的重要标准,而境界的生成,又关联到诗人在继承传统时对历史感的认知,这几者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对现代诗歌与传统之关系的呼应.
  • 摘要:在当代诗歌史中,从民间诗刊《今天》确立新的审美原则,到《他们》开始的诗歌语言探索,再到《诗歌与人》提出的"70后诗人""中间代被写入当代诗歌史,可以说民间诗刊参与了诗歌史的进程,对当代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民间诗刊发展脉络的梳理,重点对1990年代以来主要民间诗刊的介绍以及其繁荣的原因、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文章指出在市场的推动下,民间诗刊在与官方、商业的关系由疏离逐渐向联合,民间诗刊也借助它们由地下上升到地表,从民间诗刊中成长起来的诗人们很多已经得到主流的认可,甚至已经成为主流的一部分,以独立的姿态和建设的方式推动当代诗歌的发展,是每一份有抱负的民间诗刊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绘制当代诗歌地图的核心问题。
  • 摘要:"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它不仅意味着一种鲜明的时间感觉,也蕴含着鲜明的空间体验."十七年"散文以空间叙事的形式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空间体验,这种空间叙事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尤其是以乡村、城市、异域等为代表的空间叙事表征了社会主义现代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主义现代性是"十七年"散文空间叙事的总体性内涵."十七年"散文对家庭空间、居住空间以及日常生活空间的关注有些不足,表现了"十七年"作家对个体生存的关注不够,甚至还表现了现代性反思意识的不足."十七年"散文的空间叙事影响了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
  • 摘要:朱自清新诗"声解"理论与中国古典"声诗"传统具有极深的渊源关系.在检视新诗得失的过程中,朱自清意识到对白话口语的偏重、旧诗音乐性的缺失以及西洋诗的影响等,均是造成新诗与传统诗学"断裂"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重建中国新诗"声解"理论时,有意无意受到了"声诗"传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声音把握情志、透过声音理解意义、通过吟诵体悟情境以及从由声入手夺其神韵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朱自清还创造性地提出了诗歌解释"戏剧化"问题,这种由声解与戏剧相融合的解诗艺术观,是朱自清对于古代诗歌声音解释传统的再发明,对于现代新诗解释学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摘要:本文以"70后"作家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指出整体上,"70后”作家是具有艺术气质的一代,是关注精神信仰、灵魂存在和内心世界的一代,是思想驳杂,风格多样,艺术观念比较先锋的一代,是充满疑问,进退两难,泥沙俱下,在自我和社会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乡村与都市之间,童年记忆与中年感怀之间,不断摇摆,他们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刻探察,对于历史和时代的敏锐观察,对于小说审美艺术的执着追求,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代作家还有无限未知的成长空间,每个人都正走在漫长的自我超越的路上。
  • 摘要:本文以70后女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了探究,指出新世纪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一部分,延续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承继新时期以来文学发展的脉搏,在此时间,"70后”女作家日渐成熟,创作体现了诗化的叙事倾向。进入新世纪以来,"70后”女作家逐渐远离了狂欢化叙事,回归现实的日常生活叙事己成为“70后”女作家在新世纪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转变。在日常叙事风格上,"70后”女作家保持了平淡、温和、冷静与宽容,把她们对生活的虔诚与无奈、对人的命运的卑微与无常娓娓道来。她们不写宏大的被整合了的日常生活,而善于抓住片段化的、偶然性的生活去表现,丰富了日常生活叙事的形态。"70后”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也没有回避“烦恼人生”,她们善于发现琐碎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用生活中的美化解生活中的烦恼与苦闷,她们善于表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隐忍与淡定。她们在创作中有散文化的倾向,呈现诗意化特点。
  • 摘要:朝鲜战争的爆发,致使朝鲜半岛上几乎所有的青壮年男性都走上了从军的战场.然而女人并没有游离于战争之外,当她们把夫郎送上战场的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战争的祭场.中国抗美援朝文学叙事,在描写朝鲜军民上,更多地泼墨于朝鲜妇女,写她们坚强乐观,承担了生产支前、后勤保障、田园劳作等一切困苦艰难,用歌声表达信念,舞蹈传递情绪,笑声战胜困难,用无可替代的战争贡献,把这场灾难的战争变成了女人抗拒灾难的抗争,一场女人最大限度投身其中的女人的战争。
  • 摘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文学呈现了一种新的叙事力量,即"街道经验"的凸显.它从原来文学叙事的隐藏角落浮出了海面,而且以不可低估的话语力量极大地释放了人类欲望并控制着都市文学的基本走向,由此也彰显了都市文学的疲乏与困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一是从历史进入,探讨"街道经验"在20世纪都市文学中的历程,以此烘托"都市"独立审美意象的重要性;二是阐释"街道经验"的"平视"叙事特征,以此彰显"都市"的空间话语力量;三是分析"街道经验"所构成的文化张力,以此透视现代都市的文化意蕴;四是探讨"街道经验"背后的话语力量,寻绎其间的意义.
  • 摘要:岭南女性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岭南文化的自由叛逆性使岭南女性文学洋溢着反叛的女性意识;重商务实的平民意识驱使岭南女性文学在题材、人物形象、审美趣味等方面表现出平民化风范;开放兼容的特质则导致岭南女性创作在体裁、语言、叙事结构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 摘要:本文以方方的《风景》为切入点,介绍了《风景》中的田水生这一人物,在对苏北佬田水生的形象塑造上,方方在悄无声息之间,尖锐地暴露出苏北人受歧视、受侮辱、受丑化的社会不公现象,指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江北贱民与被遗弃的下只角,这是苏北人及其聚居地闸北在当代文学中的常见形象。苏北人已沦为被妖魔化、符号化的替罪羔羊和超越地域界限的负面形象标签,但真实的苏北人群体并非只是些胸无点墨,只会给别人当牛做马的大老粗,程乃珊用生动的笔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她在《穷街》中一方面塑造出姐姐这样的反面形象,另一方面更刻画出张祥麟和刘国良这这类自强不息的知识分子的正面典型,打破了苏北人过去单一、扁平的人物形象桎梏,还原出一个真实的苏北人群体。
  • 摘要:新时期中国西部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版图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借鉴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研究各种文学要素的地理分布、组合与变迁,描述各种文学现象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揭示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无疑会给研究西部文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新时期西部文学的崛起,首先与新中国成立后大量文人作家西迁、中国作家在地域上的重新分配有关,而西部作家的多民族构成,又是西部文学多民族色彩形成的基础;其次,"开发大西北"口号的提出与地区意识的觉醒,是西部文学崛起的直接动因,而西部精神则是西部文学的精神内核;最后,西部文学中的"人地关系",表现为从"四海为家"到"第二故乡"的地方认同、从"大山囚徒"到"高原圣者"的精神升华、从"逃离火狱"到"寻找香巴拉"的多层心理指向.
  • 摘要:文学"乡土"在本质上是个体认同的构造.本文以"文学豫军"的官场书写为例,分析地域文学中的官场话语与"中国"层面上的启蒙话语的纠葛,探讨官场书写的中原模式:包括官场书写的诱惑与诉求,中原"头人"的塑造,以及在官场矛盾救赎中体现的地方创伤思维与文化意志等.
  • 摘要:在旧天津的文学想象中,双城记既是故事与观念的构成方式,又是城市形象和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天津想象的双城模式主要包括华洋双城模式、津京双城模式和津沪双城模式."两个天津"的空间分隔和文化冲突制约着天津想象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和文化旨趣.北京以颓败、失势的形象进入津京双城模式,受到天津的嘲弄与规训.摩登上海对天津具有震慑力,然而这种胁迫感最终被天津的市井智慧所消解.在双城模式的天津想象中,天津作家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时,显露出进退失据的犹疑,从中可以洞悉天津想象的心理补偿机制.
  • 摘要:青春形象是新文学诞生以来最重要的文学形象之一.青春形象塑造背后的诉求虽然并不相同,但没有或缺乏青春形象的文学是不可想象的.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初始阶段,试图通过文学青春形象的塑造建构起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那一时代的文学实现了这个期许.但作为文学形象,对他们的争论或存疑一直没有终止;新时期文学的兴起,也首先是青春形象突破冰河,为这一时代的文学奠定了激越和理想的总体形象;90年代以后,文学的青春形象逐渐模糊甚至退隐,与文化消费领域中狂欢的青春面貌形成鲜明比照.这是文学人口被分流的原因之一.因此,重建当下中国文学的青春形象,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文学要重新与青年建立起应有的关系,首先要塑造与这个时代青年生活有关的青春形象.而文学史提供的有效经验,仍然没有成为过去。
  • 摘要:本文以贾平凹的小说《废都》为研究对象,该作品重构了西安的历史地理,按照丹纳《艺术哲学》的理论,这种历史地理背景基础上的“精神气候”,即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对作家艺术风格总是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辉煌灿烂的西安文化对于这座城的精神传承起到极好的铺垫作用,这些不仅仅是贾平凹的创作基础,对其气质塑造和文化品格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作用,写作之外,贾平凹精于书法、绘画、收藏,研读古典书籍,更多接续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这不仅和他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亦和西安的城市文化氛围有关。
  • 摘要:在新世纪"后寻根"的乡土书写中,现代知识者远离了启蒙姿态,以"平视"的目光观看乡土,叙事从"我"眼中的世界向"我们"生活的世界转换;在对乡土的现实焦虑中,现代性想象面临破碎,乡土世界对现代的艳羡、追求与乡土在现代冲击下的迷茫、破败成为乡土想象的不同纬度;在现代、革命、文化"祛魅"之后,日常生活成为乡土书写的叙事选择,文学为乡土生存重获尊严提供了有意义的探索。
  • 摘要:本文以1949年后沈从文创作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指出1949年以后沈从文创作了有近600万字,超过他一生创作总量的一半。这近600万字的作品有小说、诗歌、散文、‘杂感、文论、书信和物质文化史研究成果,内容极为丰富,自1949年以后,沈从文退出写作的第一立场,坚守写作的第二立场,从广阔的人类文化大视野出发,以“我”对“他”(即创作对象)的审视,对视野中的种种文学文化现象作叙述、说明、或解释,并能总结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认识事物规律的科学结论。可以说,沈从文1949年以后的文学创作都是站在文学创作第二立场的实践活动。这种坚持文学创作的第二立场既保护了沈从文,也成就了沈从文。
  • 摘要:本文对丁玲的《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进行了梳理,指出丁玲的胡也频"济南之行"叙事遮蔽了历史的细节,一九五七年张默生被定为"右派分子",与此文有密切的关系,丁玲在特定年代写作、《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必然按照革命话语对逝去的丈夫进行革命的“包装”,形成胡也频的革命传奇故事,这是对烈士最好的文字,但这种故意遮蔽历史细节的写作,却给张默生带来沉重的人生灾难。好在新时期之后丁玲己经意识到这一文本本身的政治压力,她改变了原先的态度,对文本涉及张默生负面评价的文字进行了删除,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晚年丁玲某些心态的变化。
  • 摘要:马尔克斯与中国文学结缘,已有三十多年.马尔克斯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离不开译介出版,也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语境与中国文学的现实诉求.马尔克斯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使中国作家、中国文学获益良多,也带来影响的焦虑及同质化创作的隐忧.文章指出马尔克斯在中国的传播接受,是由新时期改革开放后的时代语境和中国文学复兴的使命要求决定的,这一传播接受历程与马尔克斯作品的译介出版同步进行,也离不开诺贝尔文学奖的刺激。马尔克斯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契合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展诉求,顺应了中国文学超越自身的历史使命,马尔克斯能够被中国作家选择作为师法创新的文化资源,也因为他契合了作家们走向世界的期待视野,为他们提供了能够引以为用的文学观念与技法。文学不可能在封闭孤立的状态下获得良好的发展,文学需要“不设防”,作家的视野需要“全打开”。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应该与世界文学保持交流与对话,但也应牢记一个准则:在趋同的大趋势下需要确立自身的独特性。既不能以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诉求为由排外独尊,也不能在适应全球化潮流、努力创作具有“世界性因素”的文学作品的同时,丢弃自身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宝贵资源。要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要尽力保持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相区别的异质性因素,从而保有中国文学的独特个性。只有在中国作家与中国作家之间、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保持一种“和而不同”的态势,中国当代文学的魔幻写作才能冲破“同质化”围城,摆脱“影响的焦虑”与同质化的危机。
  • 摘要:张炜的长篇小说《古船》是一部饱含着古老中国文化密码、百年乡土中国的精神境遇、现代中国人多并的苦难命运,充满着灵魂深处的现代性呐喊和生命“天问”的“大书”,《古船》中的家族书写是以点带线的,存在着谱系不够完整,家族内部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及其内部复杂运行机制呈现不够的问题。当然,这是基于对文学大家的尊敬和更高的祈求。事实上,《古船》在思想价值和精神深度等方面己经远远超越《红楼梦》等众多文化典籍和当代文学作品,是一部关于乡土中国精神密码和文化基因的经典力作。随着时间的流逝,《古船》的思想光芒和精神启示意义必将越来越清晰,必将得到更多的思想者的心灵共鸣。
  • 摘要:本文以80年代的诗歌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史料的爬梳和细节的呈现回到1985年的女性诗歌现场,回望1985年翟永明、陆忆敏的女性诗歌创作与生活,研究发现,1985年之于翟永明,之于陆忆敏,之于女性诗歌的重要意义,该年年也是女性诗歌起飞、爬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
  • 摘要:"80后"青春文学是在新的文学体制下创作与传播的,写作的自由与代际特征,蕴含了新的文学质素."青春文学"所彰显的是市场经济成熟时代,文化雅俗合流状况下自由、历险的审美体验,是基于小叙事的文学本体追求,体现的是大众娱乐和全媒体时代文学的写作限度,是他们一代人的审美成人礼,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价值伦理真实.通过对"青春文学"的美学解析,从"青春文学"作为当下强大的文学事实性存在中,可以预见新的美学原则和文学自由写作伦理的出场.而青春文学本身的缺陷,也会成为当代文学必须面对的问题.青春文学正是通过文学的审美符号来对规训力量的拒绝与疏离,在完成自己的话语表达的同时形成自己一代的力量。青春文学是在社会文化转型、新媒体时代,文学产业化,消费语境中登场的,它给我们提供的是流动的现代性步入后现代的文学景观。这种写作伦理与姿态势必会对之后的文学造成深远的影响,奠定新的文学话语与美学形态,以不可或缺的方式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
  • 摘要:《天香》实现的是对晚明至清初的上海叙事.在这一叙事中,王安忆不仅重现了前殖民时代上海的繁华富庶之景,而且对才女传统进行了辨认与再建.在"才"与"德"之间,小绸、希昭等大家闺秀运用适度妥协的策略,将刺绣艺术化,让天香园绣成为在传统书画之外的纯粹的、女性的自我表达方式,才女主体性由此得到确立.这表现出封建时代才女们既对女性处境有相当自觉,又在具体生存空间中寻觅女性历史传承的可能性.《天香》由此汇合了上海历史与才女传统,从而为王安忆的上海叙事增强了历史纵深度与女性的诗意美.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