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使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预测癫痫外科颞叶切除术后的视野缺损
【6h】

使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预测癫痫外科颞叶切除术后的视野缺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前言

1.1研究背景

1.2视放射及Meyer袢的研究现状

1.3弥散张量成像和白质纤维束示踪技术

1.4我们的研究方向和存在困难

1.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预试验:DTI及纤维束示踪技术对脑干主要纤维束的显像

2.1材料和方法

2.2结果

2.3讨论

第3章使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预测癫痫外科颞叶切除术后的视野缺损

3.1材料和方法

3.2结果

3.3讨论

结语

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1

附图2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首先通过预试验,运用DTI纤维束示踪技术对脑干的主要纤维束进行显像,借此摸索DTI扫描的参数和纤维束示踪方法。随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前瞻性试验,试图通过研究DTI生成的视放射纤维束的形态和视野缺损程度的关系,来回答下列问题: 1、DTI及纤维束示踪技术能否显示视放射及Meyer袢的纤维束形态? 2、能否通过观察DTI生成的Meyer袢纤维束形态来预测颞叶切除术后的视野缺损程度? 3、DTI对视放射显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何? 4、在进行涉及视放射的手术操作时,我们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我们希望借助本研究的结果,探讨使用DTI纤维束示踪技术对脑干和视放射纤维束显像的技术可行性和可靠性,期待为脑干手术和涉及视放射的手术操作过程中主要神经纤维束的保护带来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研究目的: 1.建立稳定、可行的DTI扫描和纤维束重建方法,为进一步研究DTI对脑干主要纤维束和视放射的显像奠定基础。 2.使用我们的DTI扫描和纤维束重建方法,对脑干内的主要纤维束进行重建,并通过将纤维束重建结果和外科干预后的临床随访结果相比较,初步验证我们的DTI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3.在较大规模的病例组内,使用我们的DTI扫描和纤维束重建方法,对视放射纤维束进行重建。将外科干预后纤维束重建影像的变化和临床随访视野检查结果相比较,验证使用我们的DTI方法显像视放射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4.探讨将DTI所得的纤维束影像整合进神经导航系统指导手术的技术可行性,为脑干手术或涉及视放射的手术过程中对纤维束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研究方法: 1.连续搜集患有脑干病变的病例10例。男性5例,女性5例。手术前进行常规MRI及DTI扫描。分析获得的影像数据并进行脑干的主要纤维束示踪,重建脑干内的锥体束和感觉传导束,并根据获得的纤维束影像制订手术计划和指导手术。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其中影像学随访包括常规MRI和DTI扫描,并使用与术前相同的设备和扫描参数。按术前进行纤维束示踪的方法对术后脑干的主要纤维束进行纤维束示踪,然后将DTI显示的术前后脑干主要纤维束的形态变化和术前后临床表现的变化进行关联分析,验证我们使用的DTI扫描和纤维束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并初步验证该方法对脑干纤维束显像的准确性。 2.前瞻性连续搜集因顽固性癫痫而需要接受颞叶切除术的病例48例。使用我们在步骤1中所获得的扫描参数和常规,对患者前瞻性地进行术前和术中(颢叶切除后)的常规MRI和DTI扫描,并重建出患者的视放射及Meyer袢。术前后常规进行视野检查。将术前后DTI显示的纤维束形态变化和术前后的视野变化进行对比,通过Spearman回归和ROC曲线分析验证DTI纤维束示踪对视放射显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对比步骤2中得到的视放射在切除前后的位置,分析颞叶切除术中的视放射纤维束移位情况。 研究结论: 1.使用我们文中描述的DTI扫描参数和纤维束方法,能够做到对病理状态下,脑干内主要纤维束的满意显示。同时,将生成的纤维束整合进神经导航系统并指导手术在技术上完全可行。DTI纤维束示踪给临床风险评估和预后估计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然而,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前瞻性试验来证实DTI纤维束示踪的真正的临床价值。 2.使用我们的DTI扫描参数和纤维束重建方法,能够对视放射全程进行显像。凭借对比术前后DTI生成的视放射纤维束影像,能够对术后的视野缺损及其程度做出准确预测。同时,我们也证明了使用DTI纤维束示踪技术对视放射进行显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目前,尚无法根据患者的手术体位和重力作用因素等来推测术中纤维束及脑组织的移位情况,因此,我们强调术中实时更新影像学资料的重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