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共生型国际秩序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研究
【6h】

基于共生型国际秩序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命运共同体”的研究

1.2.2 关于中国—东盟关系的研究

1.2.3 研究不足及本文研究的方向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之一:理论创新

1.4.2 创新点之二:量化研究

1.4.3 不足之处

第2章 共生型国际秩序与命运共同体建设

2.1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及共生思维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1.1 国际关系理论在争论中发展

2.1.2 共生思维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建构共生型国际秩序的重要性及可能性

2.2.1 建构共生型国际秩序的重要性

2.2.2 建构共生型国际秩序的时代背景及其可能性

2.2.3 国家政治需求层次与共生型国际秩序形成的可能性

2.3 共生型国际秩序形成的基本原理

2.3.1 共生型国际秩序形成的基本原理之一:质参量兼容原理

2.3.2 共生型国际秩序形成的基本原理之二:能量生成原理

2.3.3 共生型国际秩序形成的基本原理之三:共同发展意愿原理

2.4 共生型国际秩序优化的方向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4.1 共生型国际秩序优化的方向及其演变规律

2.4.2 共生型国际秩序优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5 命运共同体——共生型国际秩序建设的中国方案和有益实践

2.5.1 中共中央对命运共同体内涵的阐释

2.5.2 命运共同体与共生型国际秩序的关系

2.5.3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推进共生型国际秩序在中国—东盟区域层面得以实现和优化的区域解决方案

第3章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历程及所形成的共生秩序

3.1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历程

3.1.1 从对立到开始探索建立共生秩序(1967年到1990年)

3.1.2 政治、经济共生秩序建构的初步实践(1991年至2002年)

3.1.3 政治、经济共生秩序建构的持续优化(2003年至2012年)

3.1.4 共生秩序建构的未来目标: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

3.2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所形成的共生秩序及其特点

3.2.1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所形成的共生秩序:良性的政治经济互动机制

3.2.2 中国—东盟政治经济互动机制的特点

第4章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共生度评价及实证分析

4.1 国家(国际组织)之间共生度评价体系构建

4.1.1 共生度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共生度衡量指标体系设计

4.2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生度实证检验

4.2.1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生度评价的测量模型

4.2.2 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4.2.3 整体共生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4.2.4 政治、经济、文化共生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第5章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生度提高面临的困境及关键影响因素

5.1 政治互信有待提高

5.1.1 “中国威胁论”

5.1.2 南海争端

5.2 经济增长不均衡

5.2.1 中日韩与东盟经济均衡发展比较: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分析

5.2.2 中日韩与东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及趋势预测

5.2.3 结论性评述

5.3 文化认同有待加强

5.3.1 文化认同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性

5.3.2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东盟认同问题

5.4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5.4.1 灰色关联度模型

5.4.2 基于灰色关联方法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生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第6章 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6.1.1 积极发出合作要约,提升中国—东盟政经共生度

6.1.2 优化中国—东盟政治共生度的各项指标,切实提高双方政治共生度

6.2 提高中国—东盟经济共生度

6.2.1 加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中国—东盟政经共生度

6.2.2 建设和升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载体,确保经济共生度的提高

6.3 提高中国—东盟文化共生度

6.3.1 加强东盟对中国的认同,促进中国—东盟文化共生度提升

6.3.2 加强中国与东盟的民间交流,实现“民心相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根据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样一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深刻联系的时期,如果仍然用传统国际关系理论来审视国际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合时宜。根据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可知,世界秩序已然在向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共生型国际秩序转变。因此,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必须用一种新的思维来思考世界秩序以及建构一种符合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新秩序。本文认为这种新思维就是用共生的逻辑来看待世界和处理国际关系出现的问题。根据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本文认为命运共同体是在世界秩序朝向共生型国际秩序转变的时期,力图建构共生型国际秩序的中国方案,而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就是在中国—东盟区域层面建构共生型国际秩序的区域手段和区域解决方案。从秩序构建的视角来看,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就是在建构共生型国际秩序。因此,我们可以从建构共生型国际秩序的视角来分析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情况。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更为清晰的了解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过程,更是为实现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一愿景提供了新的推进思路和可供操作的实施途径。因此,有必要从共生型国际秩序建设视角对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展开全面研究。
  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首先探讨了共生型国际秩序建构的理论分析,并从该视角对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历程及所形成的共生秩序、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共生度、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生度提高面临的困境以及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举措展开全面研究。总体研究思路遵循理论分析→历史与现实考察→实证研究→问题探讨→策略选择五条主线。
  在共生型国际秩序与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分析中,本文首先基于国际环境出现的新特点以及对国家政治需求层次的分析,探讨了共生型国际秩序建立的可能性,提出了共生型国际秩序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了共生型国际秩序形成的基本原理、优化方向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共生型国际秩序的形成和优化其实质是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的共生度不断提高的过程,要进一步优化共生型国际秩序其实施途径即是提高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的共生度。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探讨了命运共同体和共生型国际秩序二者间的关系,主要为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推进共生型国际秩序构建的解决方案、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与共生型国际秩序的构建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与共生型国际秩序的构建是互为促进的。因此,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其实质是构建共生型国际秩序的区域解决方案。从秩序构建的视角来看,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就是在建构共生型国际秩序。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历程及所形成的共生秩序的历史与现实考察中,本文从共生型国际秩序构建这一视角,分析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过程,包括从对立到开始探索建立共生秩序的摸索阶段,政治、经济共生秩序建构的初步实践阶段,政治、经济共生秩序建构的持续优化阶段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共生秩序的全面提高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总结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所形成的共生秩序及其特点。这一秩序表现为一种良性的政治经济互动机制,是一种以政治合作为先导,经济合作为主体的全面的、多层次的良性互动合作运行方式。
  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生度评价的实证研究中,本文首先构建了国家(国际组织)间共生度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包括对政治共生度、经济共生度以及人文交流共生度的综合评价指标。然后根据此评价体系从中国—东盟的现实情况出发选取了能够测量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生度的衡量指标,并用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共生度处于逐年增长态势,反映了中国与东盟自2001年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往来不断扩大,联系更为紧密,合作更为深入,共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生度提高面临的困境分析中,本文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考察了中国—东盟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政治互信有待提高、经济增长不均衡以及文化认同有待加强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探究了影响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生度提高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政治、经济、文化三者均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共生度关联度较高,其中,政治共生度与整体共生度关联度最高,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文化共生度;最后是经济共生度。
  在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策略选择中,本文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以及对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生度提高面临的困境和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实施途径,即进一步提高中国—东盟的政治共生度、经济共生度以及文化共生度。在政治共生度的提高方面,应通过积极发出合作要约和优化中国—东盟政治共生度的各项指标来提升政治共生度;在经济共生度的提高方面,应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建设升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载体来提升经济共生度;在文化共生度的提高方面,应进一步提升东盟对中国的认同以及加强中国与东盟的民间交流来提升文化共生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