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党建信息化背景下南宁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效性改进对策研究
【6h】

党建信息化背景下南宁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效性改进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基础性工程

1.1.2 党建信息化背景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机遇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热点及趋势

1.4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基本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分析

2.1 党建信息化的内涵

2.1.1 信息化

2.1.2 党建信息化

2.2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涵义

2.2.1 现代远程教育

2.2.2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2.3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2.3.1 实效性

2.3.2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效性

2.4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概述

2.4.1 管理

2.4.2 远程教育管理

2.4.3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

2.5 理论基础分析

2.5.1 目标管理

2.5.2 教育评估

2.5.3 跨部门合作

2.5.4 互动原理

第三章 南宁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及党建信息化工作现状与成效

3.1 基本情况

3.2 管理机构及职能定位

3.3 工作现状

3.4 成效

第四章 影响南宁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4.1 影响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4.1.1 组织领导及思想认识因素

4.1.2 受教育对象因素

4.1.3 教育内容因素

4.1.4 基础设施因素

4.1.5 学用活动组织开展因素

4.1.6 外部环境因素

4.2 相关调研及数据分析

4.2.1 终端站点分类定级调研情况及分析

4.2.2 南宁市开展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使用情况“百村千户”调研总体情况及分析

4.2.3 新形势下影响南宁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效性主要问题及图表分析

第五章 改进南宁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5.1 增强互动性推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屯入户”

5.1.1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高清互动电视”模式站点建设试点工作情况及成效

5.1.2 试点调研情况图示与分析

5.2 加快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优化升级,打造综合服务平台

5.2.1 强化组织保障及经费投入提供坚强支撑

5.2.2 精准定位打造开放综合服务平台

5.2.3 拓展网络空间打造有特色影响远程教育品牌

5.2.4 发挥协同机制统筹调动服务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终端站点实地察看情况登记表

附录2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高清互动电视’’模式站点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均对党员干部的教育非常重视,实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由党中央组织实施的面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惠民工程。自2003年6月开展至2010年底,已全面建成一个以中央和省、市、县(区)四级播出平台为支撑,以70万个终端站点为辐射,覆盖全国乡村的一体化系统网络。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其在宣传中央精神、普及政策法规、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以来,南宁市按照党中央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部署,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制作教学资源、组织开展学用活动、选优配强远教骨干队伍、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在党建信息化背景下,南宁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仍面临需要破解的难题,特别是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效性与作用有效发挥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
  本文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的理论工具,结合本人从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以南宁市为实例,紧紧围绕实效性开展深入调研,对其中制约和影响南宁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效性的因素进行综合研判与分析,查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力图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