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肽、乙烯利和催红素对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及贮藏的影响
【6h】

多肽、乙烯利和催红素对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及贮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多肽在农作物上的研究与应用

1.2. 柑橘果实着色与乙烯利调节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3 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多肽处理对“日南1号”果实大小和品质的影响

3.2 乙烯利和催红素处理对“日南1号”果实着色和品质的影响

3.3 采前乙烯利和催红素处理对“日南1号”果实贮藏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日南1号”(Nichina No.1 mandarin)特早熟温州蜜柑,树姿强健,具有生长发育快、成熟期早、果实扁平偏小、果实耐贮性、抗炭疽病能力强等特点,是生产上栽培较多的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之一,但生产上特早熟温州蜜柑普遍存在的果实风味偏酸和不着色问题,针对这一主要问题。本试验以“日南1号”特早熟温州蜜柑为试材,分别在果实幼果期进行多肽处理,转色期进行乙烯利和催红素处理,研究不同浓度多肽处理对“日南1号”果实的大小以及内在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乙烯利和催红素处理对果实着色、品质以及采后贮藏性能的影响,期望通过研究,寻找较为合适的提高“日南1号”特早熟州蜜柑果实品质的方法,为生产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如下:
  1.不同浓度多肽处理对“日南1号”特早熟温州蜜柑果实纵横径和单果重的影响明显,与CK相比,多肽处理的纵径、横径和单果重均高于CK,且均达到显著差异,其中,E(1400倍)处理的纵径、横径和单果重均最大,纵径达到47.50 mm,横径达到67.39mm,单果重为97.85g,分别比CK提高了9.01%、8.32%和21.01%。
  2.不同浓度多肽处理对“日南1号”特早熟温州蜜柑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400倍多肽处理能够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与CK相比,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分别提高了5.94%,6.27%和4.95%,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了8.89%。
  3.不同浓度乙烯利对“日南1号”特早熟温州蜜柑果皮着色和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明显,与CK相比,乙烯利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低于CK,差异显著,其中C(乙烯利90mg/L)处理效果最佳,采收时比CK低了11.33%;乙烯利处理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CK,差异显著,其中C(乙烯利90mg/L)处理含量最高,采收时比CK增加了16.07%;乙烯利90mg/L处理与CK相比,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与CK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了3.53%和3.51%,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了13.72%。
  4.不同浓度催红素对“日南1号”特早熟温州蜜柑果皮着色和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明显,催红素处理的果皮转色效果比乙烯利处理明显,但是在处理后E(催红素2000 mg/L)和F(2500 mg/L)处理树体出现落叶,高浓度处理更为严重。催红素1500mg/L处理,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与CK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了4.12%和4.21%,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了17.01%。
  5.采前乙烯利和催红素处理降低了“日南1号”特早熟温州蜜柑采后果实贮藏性能,结果表明,乙烯利和催红素处理后的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整体高于 CK,其中,F(催红素2500 mg/L)处理提早腐烂3d,E(催红素2000mg/L)处理的失重率最高,均缩短了果实的货架期。
  6.采前乙烯利和催红素处理对“日南1号”特早熟温州蜜柑采后果实贮藏期间果实品质有一定影响,与CK相比,采前乙烯利和催红素处理提高了转黄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整体(除了催红素处理中2000 mg/L和2500 mg/L处理)有所增加,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同时也降低了抗坏血酸含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