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目的论”谈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6h】

从“目的论”谈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代理获取

摘要

在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对外宣传的力度不断加强,广度不断拓宽。而这些“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对外宣传活动无法离开翻译这一媒介。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其受者明确无误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设法化解汉英两种语言在风格、逻辑、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目的语为归宿,使译文受者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不遇到障碍(?)。这就要求外宣译者不能按汉语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和接受心理,对原文信息进行能动的加工:或改写、或删减、或增添、或重组,即译者可以人为地掺入大量的变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译文明白晓畅,清晰易懂,从而达到对外宣传与交流的目的。外宣翻译中的这种现象很难从传统的翻译标准“信”和“对等”中得到解释。这一现象该如何解释,有何理论依据?本文试从“翻译目的论”以及此理论观照下的译者主体性中寻找答案。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 威密尔(Hans Vermeer)根据行为学的理论提出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翻译时,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文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也就是说,对同一原文文本,目的不同,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也可以不同。这就是试图打破原文至上的地位,把翻译从原文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从译者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鉴于外宣资料的特点,外宣翻译也应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翻译。然而我国的外宣翻译的理论研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传统翻译理论强调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和对原文“忠实”或与原文“等值”的翻译策略已无法适应外宣翻译的客观要求;以往对外宣翻译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具体词句翻译的层面上以及提供一些零星的翻译技巧,而对于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译者及相关的翻译策略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翻译目的论”在西方译学界虽不是最有影响的一门学派,但该理论对外宣翻译现象却极具解释力。如何借鉴“翻译目的论”中的有益观点,指导我们外宣翻译实践,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本文是在这方面所做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其中的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斧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