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亚洲人线粒体DNA单倍型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以及单个线粒体DNA突变热点的研究
【6h】

亚洲人线粒体DNA单倍型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以及单个线粒体DNA突变热点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对照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相关原理及具体操作步骤

实验结果

1 PCR扩增结果

2 PCR产物酶切结果

3 部分酶切阳性结果直接测序验证

4 统计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相关研究述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几种东亚人群中常见的线粒体DNA(mtDNA)单倍型与中国人群中散发性帕金森病(PD)的关系以及PDmtDNA突变热点T4336C在中国人群中的作用。
  方法:
  用酚/氯仿法从79名PD患者和63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其进行4个东亚人群常见的mtDNA单倍型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性(SNP)位点以及PD mtDNA突变热点T4336C的检测,然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electrophoresis,AGE)判读结果。采用比值比(rate ratio)来衡量每种单倍型的PD致病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比较其大小。实验结果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PD组检出单倍型A2例,单倍型C4例,单倍型D5例,单倍型G2例;对照组检出单倍型A3例,单倍型C9例,单倍型D8例,单倍型G1例。在这4种单倍型中,以最多见的单倍型D为参照组,PD致病相对风险度分别为单倍型G3.2,单倍型A1.07,单倍型C0.71,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D组与健康对照组所有个体中没有检测到T4336C突变。
  结论:
  在我们研究的4种单倍型中,没有发现PD致病相对优势单倍型,虽然单倍型C致病相对风险度最低,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样本量作年龄和性别分层研究来证实它的作用。而所报道的欧洲人群中与PD致病相关的mtDNA突变热点T4336C在中国人群的PD致病机制中不占主要地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