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变应原雾化吸入减敏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6h】

变应原雾化吸入减敏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词

声明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卡介苗预防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特异性变应原雾化吸入减敏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作用,了解γδ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20例中度慢性持续期、粉尘螨屋尘螨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10例(其中3例中途退出)、B组(吸入减敏组)10例。A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5ml,每周两次,持续五个月,B组雾化吸入特异性变应原,每周两次,持续五个月。两组在哮喘发作时按需吸入短效p2受体激动剂。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如下指标:(1)患者临床综合指标评价(包括哮喘症状评分、皮肤过敏原测试、短效p2受体激动剂用量、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测定以及不良反应观察等);(2)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及诱导痰中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IFN-γ<'+>γδT细胞、IL-4<'+>γδT细胞分别占γδT细胞的百分含量变化。 结果:(1)临床综合指标评价:治疗后B组哮喘症状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前(1.56±1.24 VS 4.89±1.05,P<0.05),与A组(5.29±0.76)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平均每周吸入Ventolin喷数比较,治疗后B组较治疗前明显减少(0.71±1.60 VS 5.50±1.84,:P<0.05),与A组(5.71±1.11)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B组治疗后气道反应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01±O.70 VS0.90±0.78,P<0.05),与A组(1.00±0.71)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B组肺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前后两组比较皮试强度无明显变化(P>0.05)。(2)治疗后B组外周血和诱导痰中Y6T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治疗前(7.87±1.42 VS 11.79±2.7,10.05±2.81 VS 16.11±6.35,P<0.05);治疗后B组诱导痰中IFN-γ<'+>丫δT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增高(0.36±0.10 VS O.14±0.07,P<0.05);IL-4<'+>γδT细胞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12±0.04 vs 0.31±0.12,P<0.05),治疗后IFN-γ<'+>γδT细胞与IL-4γδT细胞的比值较前明显增高(3.10±0.64 VS 0.54±0.16,P<0.05),与A组(0.51±0.15)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外周血中IL-4<'+>γδT细胞与IFN-γ+γδT细胞无明显改变(P>0.05)。 结论:(1)特异性变应原雾化吸入减敏可降低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可望在一定时间内预防或减少哮喘发作。(2)γδT细胞是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重要细胞,存在Th1/Th2免疫模式,在哮喘表现为Th2优势表达。(3)γδT细胞与哮喘患者特异性变应原雾化吸入减敏的机制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