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发性金融模式市场化转轨研究——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
【6h】

开发性金融模式市场化转轨研究——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

1.5 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开发性金融相关理论界定

2.1 开发性金融的定义

2.2 开发性金融的特征,从政策性金融到开发性金融

第三章 开发性金融运营模式分析-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

3.1 现行模式分析

3.2 国家开发银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开发性金融模式市场化改革

4.1 国际开发性金融模式市场化介绍

4.2 中国开发性金融模式市场化改革路径设计

第五章 开发性金融市场化转轨的相关配套措及对策

5.1 转轨外部环境

5.2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战略转型

5.3 建立稳定的、低成本的资金来源管道

5.4 实现业务多元化,推进业务创新

5.5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实现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瓶颈领域制约和市场失灵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在制度不健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开发性金融通过融资优势与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构造融资平台,共同推进信用建设和制度建设,可以帮助政府解决热点问题,在市场上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国家开发银行自94年成立以来,在支持国家重点领域建设,促进完善市场机制建设方面做出很大贡献,但是随着金融市场进一步规范,融资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开发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市场化转轨时期已渐渐成熟,而在转轨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探索由政策性银行到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从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历史沿革出发,基于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内涵,总结出开发性金融的特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柱、以市场路径实现政府经济社会目标、以组织增信为基本方法和原理实现以金融孵化为核心的融资体制。随着我国实现市场经济的步伐加快,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外部环境已发生变化,政策性银行所主要承担的目标和任务已经发生重大的、实质性的变化。同时。随着金融自由化和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业务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领域,如果政策性银行依然依靠单一性质的业务,那么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受到其它金融机构的冲击和威胁。通过对各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比较研究与对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实证分析,找出我国目前开发性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如:资本金不足、原有的政策性业务逐年萎缩、资金来源管道狭窄等,在对开发性金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后,论文最后提出了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转型目标即坚持开发性金融理念,继续发挥中长期融资优势,开展业务多元化业务发展模式,采用适应中国开发性金额特色的渐进式路径设计,最后强调了开发性金融成功转型所需的法律、监管、机制等外部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