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12年中国金融青年论坛
2012年中国金融青年论坛

2012年中国金融青年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0

主办单位:中央金融团工委

会议文集:2012年中国金融青年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从企业价值的角度,考察我国银行贷款对企业长期价值和短期效益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从我国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出发,进一步研究金融发展对银行贷款提升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银行贷款与上市公司长期价值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未促进短期效益提升,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从长期来看银行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更了解,更容易在关键发展阶段获得支持性贷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的银行贷款使用效率更高,更能显著提高企业长期价值,而且后者提高企业长期价值的幅度会随着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而有所增强.
  • 摘要:文章结合北京产业特点,先后对10余家科技型和文化创意型中小微企业和7家保险公司进行座谈和实地调研,对90余家中小微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北京地区中小微企业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了他们的真实保险需求,并据此提出了几点思考.北京保险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各项先试先行优惠政策,主动与各委办局沟通协调,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小微企业运用商业保险转移风险的措施,不断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尽管北京保险业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北京保险业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水平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有差距,保险业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还存在着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弱、政策落实难、产品创新能力弱等许多突出的问题。准确把握北京地区中小微企业的产业结构特点、面临的发展难题和真实保险需求是保险业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前提和基础。保险业在中小微企业中应把握四项原则:一是对接需求。要以满足中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二是量力而行。要根据自身管理和服务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三是形成合力。注重加强与政府、银行、担保、知识产权评估等机构的合作,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四是重点突破。保险业需整合资源,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和带动效应,在一个或几个行业、区域重点突破。具体可以从保险机构、政府部门、监管部门三个方面入手,提升行业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
  • 摘要:本文结合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假说"与"ESH假说",并借鉴"修正的有效结构假说",采用云南省16个州(市)的经济、金融、小微企业的相关数据,建立边疆地区小微企业贷款获得性的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小微企业贷款获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小微企业信贷获得性受银行市场架构、自身素质及宏观经济软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受银行市场架构的影响最大,最后,结合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其次对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了比较,为深入研究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课题组将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从市场架构、市场规模、交易机制、交易品种、债券发行审核、市场监管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相比,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发展仍显滞后,还需要不断扩大规模,并在发行、审核、交易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出应继续健全债券市场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协调配合,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准入条件、信息披露标准、资信评级要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场内、场外市场互联互通,积极创造条件,建设规范统一的债券市场。修订发行约束条件,提升公司债发行空间。
  • 摘要:当前,我国金融业信贷资源分配不均,甚至有脱离实体经济自我膨胀的苗头,引起了监管层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融资难的问题集中爆发,而商业银行的"不作为"一直为人诟病.本文以"金融功能观"作为理论基础,探究了金融体系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机制,以当前金融业面临的问题为切入口,分析了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最新动向,充分论证了银行信贷在当前融资格局中的地位,并基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这两个角度出发,结合宏观和微观,联系当前与未来,思索在利率市场化的新形势下,银行信贷如何更好更快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措施建议.
  • 摘要:自从2012年初温家宝总理在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以来,银行业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及公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在深入分析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金融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我国银行业应该从紧跟华尔街的金融机构自我膨胀的发展方式中脱身,主动将自身发展规划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从解决当前实体经济融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在审慎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客户战略、产品战略、渠道战略和区域战略转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向、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从而真正回归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银行业自身发展方式转变.
  • 摘要:本文通过对第三方网络贷款平台发展现状及潜力的展望,分析了基于中国互联网B2B、B2C、C2C、P2P各种业态形式下所形成的网络贷款平台的商业模式,并且通过对六家主要B2B网络平台运营模式、核心优势、信贷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出网络贷款业务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商业银行在网络贷款业务方面的应对策略.旨在帮助商业银行认识在互联网形态的价值链中,传统信贷业务如何有效结合第三方贷款平台,发掘自身在新型产业价值链中的价值,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商业模式的转变,有效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通过上市获得新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知名度并拓展企业后续发展能力.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在上市进程中是一波三折,甚至最终无法成功上市.本文根据中小企业上市的渠道、流程和特点,分析中小企业上市失败的情况和原因,并提出信用保险对于中小企业上市的支持作用.当前中小企业上市势不可当,信用保险业也发展迅速。两者结合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中小企业上市,更重要的是可以保障上市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建立良好的整体上市信用。未来,信用保险业将建立更科学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网络,如果在众多准备上市的中小企业内部切实发挥作用,则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信用保险业的长远发展,更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 摘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2005年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发展战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一项重要工具,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实践进行分析,提出支持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农业政策性金融持续有效发展战略构想.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为了弥补商业性金融不愿或不能涉足农业领域而设计的一种融资方式,从而从制度安排上解决了市场原理在农业领域严重失灵的问题。在金融领域,支持和保护农业的过程,就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填补商业性金融按市场原则配置资源后所形成的资本市场空缺的过程。农业政策性金融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投放,吸引民间资金从事符合农业政策意图的贷款和投资,从而对政策扶持项目的投资形成一种乘数效应,以推动更多的资金投人农业领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发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政策性银行。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发行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自1994年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体系,积极开展业务,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作用。
  • 摘要:本文拟通过分析美国二元利率定价机制,对提升中国央行宏观均衡利率决策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均衡利率框架与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美国的利率定价机制是由央行宏观利率和银行微观利率组成的二元定价结构,两种定价机制各司其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宏观定价是基础,银行利率在宏观利率基础上溢价。联邦基金利率始终是美国利率定价的锚。利率市场化改革只是用一条无形的中线,取代了原来有形的上限,但锚依然存在。宏观利率定价是美国利率定价机制的关键也是基础。宏观层面均衡利率的确定一般由央行承担。银行个体作为营利主体,自行决定微观利率,以达到息差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目标。美国的实践证明,二元均衡利率是利息定价机制的合理框架和模式。尽管在实践中美国的实际利率也会偏离均衡水平,但总体上,这一定价框架和机制运行是有效的。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利率定价机制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围绕着建立“二元—宏观/微观均衡利率框架结构”的核心思路展开,尝试建立能够保证利率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维持均衡的一种机制。央行应致力于探寻宏观均衡利率规则,作为制定基准利率的基础及出发点。近期,我国降低基准利率,同时放宽银行存贷款利率自主定价空间的决策,这是向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关键一步,体现了利率定价机制中央行和银行间关系的核心部分。一方面,央行关注宏观层面,以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作为目标,制定基准利率,其变动发出宏观均衡利率水平调整的信号;另一方面,银行个体根据自身状况决定自己的均衡利率,这种机制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和市场均衡。
  • 摘要:资金问题是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的首要问题,因此促进公共租赁住房可持续发展的融资模式研究是当前迫切的民生金融.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和分析多种融资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公租房PSBOTT融资模式,并以苏州市为例分析其可行性和现实意义,以及商业银行如何参与.指出以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风格,自然有对其投资的需要。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和宝贵人力资源的商业银行投资产品,不仅可以支持大规模的证券化交易,而且其投资理念也有利于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长期稳定。因此商业银行无疑是公租房PSBOTT融资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的参与者。
  • 摘要:自2009年底以来,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愈演愈烈,从希腊蔓延至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意大利等国.这些富裕的发达国家深深陷入债务泥潭,主权债务及其信用风险再次为世人所瞩目.从宏观层面来看,近年来主权债务经历了从重债穷国到重债富国的跨越,主权债务危机呈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演变,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的爆发颠覆了主权债务信用风险的传统观念,对于主权债务及其信用风险的评估需要采用新的视角。从实务角度来看,国内的金融机构在叙做国际融资业务时,需要考量融资的方式和渠道,比较对外贷款和购买债券的风险等级,结合风险收益等综合性价比,作出适合自身的业务选择。了解主权债务及其信用风险对于金融机构叙做和开发相关国际融资业务产品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摘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任务,老龄产业亟待加快发展.保险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保险企业在促进老龄产业发展、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上大有可为.本文结合我国保险业的实际,学习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初步探讨保险企业积极参与老龄产业的意义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保险是国民经济三大金融支柱之一,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三大功能。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在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同时,保险能全面融人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全局性、系统性和深刻性等有利因素,是辅助政府加快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的发展、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金融工具和重要手段。我国保险企业在参与老龄产业方面起步较晚,取得了一些进展,当然,无论是在认识还是实践方面都存在不足。提出我国保险企业必须自觉将自身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高度看待和进入老龄产业。要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增强保险企业在老龄产业中有所作为的实力。积极借鉴国外及港澳经验,积极投身老龄产业的实践。国外经验表明,市场化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大趋势。我国保险企业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对国外和港澳保险企业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扬弃,通过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保险企业参与老龄产业之路。
  • 摘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在利润丰厚、更显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国际融资业务方面,我国银行业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银行业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需要银行的国际融资业务跟上我国外经贸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承保对外经贸投资中的政治和商业风险,是唯一被世贸组织允许的出口支持和保障措施,各经济强国都以此作为支持本国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开发国外资源、保障其收汇安全,促进出口及投资,改善外贸结构和质量的重要政策性金融手段。作为政府支持对外经贸投资发展的风险保障工具,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在保障银行国际融资资金安全、推动业务健康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性风险水平仍处高位,国际信贷市场收缩,资本回流,银行信贷成本增加,融资难度加大,对全球贸易和投资造成极度的冲击。因此,融资难、信贷难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实际上,造成国际贸易和投资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下,全球消费和生产需求出现了收缩,各类交易和投资风险明显升高。所以,在推进解决我国外经贸企业融资难题的同时,一方面应着手把融资与外需成功对接,进而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切实化解银行国际融资业务风险,而出口信用保险是保障银行国际融资资金安全、推动业务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 摘要:供应链金融是当前交行非常关注的业务发展领域之一,它以产业链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链,为银行金融服务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汽车金融起步于供应链金融模式,但综观一条完整的汽车供应链,下游终端零售环节由于银行渗透不足、占比不高、关注不够等问题,成为当前供应链金融的一个瓶颈.本文强调以完整的供应链金融为视角,剖析当前汽车供应链金融在终端消费环节存在的缺失问题,研究以汽车消费信贷为载体的金融服务应如何突破供应链瓶颈,探索信用卡分期破解这一瓶颈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业务发展建议,以期为交行加大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投入、破解汽车消费信贷难题提供参考.
  •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标志,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本文在回顾并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了当前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应对之策.这些对策包括: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博弈准备;积极调整负债结构和客户结构;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强化资产定价水平;向服务型中间业务行转型,走"资本节约,产出高效"之路.这些对策对于现阶段的商业银行,尤其是9家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具体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 摘要:笔者就商业健康险公司如何有效地与政府共同提高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水平,作了一些分析,社保补充业务属于政策依赖、政府主导、专业化高、信息化强的业务,同时具有出险概率高、经营风险大等特点,该类业务的风险管理需要不同于传统商业健康险业务的模式和手段。联合办公是深化保险公司与社保机构合作,进行业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模式。与社保部门共同开发医保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信息系统,保险公司可以对参保人员就医行为实施全程监控,结合参保人个人信息、既往就医记录,对参保人员进行风险管控和预警。将预警名单的人员身份、风险预警内容提交医疗巡查人员进行出险核对、医疗合理性检查,并将住院巡访、病历审核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及时向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反馈。建立社保补充业务巡查制度模式。通过联合办公和风险管控机制的具体工作开展,根据实际风险控制的需要,针对社保管理中的间题,可以协助政府进行制度建立和完善。
  • 摘要:在现有文献中,对中国银行业高利润与实体经济关系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利用银行信贷关系模型,对中国银行业经营利润非最大化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利用1996年到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式,对银行业利润、企业利润、国内生产总值(GDP)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对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利润高速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 摘要: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和案例的统计,分析导致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了解决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对策和建议.指出适当降低中小企业上市门槛,这也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需要。企业融资规模越大,对企业资金管理的能力要求就越高,从而出现业绩下滑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企业融资规模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募集资金量的控制。中小板市场的信息披露应该比主板市场更严格,对需披露的信息内容应该能够反映中小板市场及其上市公司的特点。建议证券监管部门建立对业绩变脸公司的必检制度,中小板新上市公司一旦发生业绩变脸情形,应及时组织力量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核查公司上市前后相关信息披露是否合规,盈利预测是否适当,公司风险揭示是否充分,通过检查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并依法查处发现的信息披露违规情形。
  • 摘要:本文论述了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并从实证的角度检验了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笔者认为,开发性金融机构通过融资活动发挥公共信贷效应、诱导效应、逆周期调节效应,推动经济发展.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发现经季度调整后的GDP的对数值与经季度调整后的国家开发银行新增贷款发放额的对数值之间存在一个长期均衡方程,国家开发银行融资活动有显著的促增长效应.并就能更好地发挥我国开发性金融作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摘要: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传播工具,具有简单、快捷、影响面广、媒体特性突出等特点.自2010年以来,我国微博用户呈爆发式增长,目前国内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已达50多家,微博用户超过3亿.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微博也遍地开花,微博已成为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既为资本市场信息传播提供了诸多便利,也给资本市场信息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近期,广东省证监局对辖区上市公司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利用微博传播资本市场信息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辖区公司使用微博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力有限,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规范和引导。资本市场是以信息为支撑的虚拟经济,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规范网络信息传播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要求“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最近,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发展健康网络文化、推动微博客服务社会》的专题文章,指出了要适应新形势、运用新平台,积极开展微博舆论引导工作,努力运用微博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因此,如何善待微博、善用微博、善管微博,使之更好地服务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是当前监管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情况及存在的弊端,提出在经济再平衡背景下,我国在贸易盈余再平衡方面需要稳定出口,扩大进口,实现对外资产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再平衡,优化贸易结构,贸易政策应该向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倾斜,鼓励新兴产业发展.本文结合中国进出口银行近年来进出口业务发展情况,出口卖方信贷占比逐年下降,同时进口信贷占比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对中国进出口银行在经济再平衡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功能提出若干建议.
  • 摘要:社交网络(SNS)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由于其针对性、互动性、传播性和效益性等独特优势,在当今各类营销模式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也为交通银行精准定位客户、推广"财富管理"理念、打开营销困局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本文以实际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深入探讨微博营销助力交通银行零售业务拓展的可行性.以新浪微博为切入点,提出了利用微博拓展个金客户渠道的推广营销策略以及保障微博营销战略顺利实施的执行方案.研究发现,通过微博不但可以有效满足交通银行现有客户信息获取的需求,稳固交通银行存量客户,同时还能凭借辐射状的传播方式去触及并吸引大量有金融服务需求的潜在客户。而针对微博影响力指标的统计结果表明,交通银行微博营销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存在一些零散的官方微博,但其影响力都不足以对交通银行品牌宣传和客户拓展给予有力的推动和支持。参考国内外大量微博营销成功案例,建议在交通银行微博发展初期,当务之急是首先打造出一个代表交通银行整体品牌的官方微博。主要通过发布以哲理感悟和热点新闻等受众面较广的内容来最大化与微博用户的接触面,并通过各类线上宣传推广活动来加强同现有或潜在客户的交流互动,从而迅速扩大交通银行微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在内容发布的频率、时间以及形式上,本文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此同时,微博平台的建设必然要求交通银行迅速建立起一支与之发展战略相匹配的运营管理团队,对交通银行微博进行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尤其是对于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公关危机,进行实时监控预防和及时有效的处理,以保障交通银行微博营销各项策略的顺利实施。
  • 摘要:本文试图根据保险产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态势,将保险产业政策作为一种经济调控手段,提出应扶持加大商业保险社会保障的补充作用,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在保险产业政策中,应加大发展分散性保险业务的引导力度。充分利用商业性保险与政策性保险将出口信用保险与其他保险解决方案相结合,支持中国外贸企业良性发展,应加大鼓励保险创新力度,为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保驾护航。鼓励保险经营主体对新业务、新风险、新领域的业务开展,以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 摘要: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市场承受力强,管理层次少,单位资本吸纳劳动力较多,成长速度快等优势。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间题却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中国,根据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的2012年小企业金融论坛披露,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有2.9年,3.8万家受访的工业类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显示,仅有15.5%的小微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资产证券化为我国目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缓解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可以通过将众多中小企业的应收款或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汇集、整理、包装、分类以及信用增级,并据此发行证券,使资产证券化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形成自己的优势,并完善中小企业的整个融资体系。
  • 摘要:从近年来我国居民资产变化情况来看,在资产总量急剧增加的同时,资产结构也由原来单一的银行资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储蓄存款仍居主导地位,人均居民金融资产水平也较低.后危机时期居民资产总量增长空间仍然较大,资产多元化趋势将更加明显,这意味着储蓄存款将持续减少,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新型金融产品的投资将日益扩大,住房支出、教育、健康、艺术品等非金融资产投资也将逐渐增加,但值得强调的是,居民资产配置以储蓄为主的格局仍将持续较长时间.为了更好地为个人客户提供服务,商业银行应向以下方面转型:进行经营转型,由以业务处理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积极主动介入个人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成为居民个人资产管理的全面金融服务供应商;为客户提供精细化管理以及差异化的储蓄产品和服务.
  • 摘要:本轮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转型.扩大内需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县域居民消费升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研究消费升级一般规律和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经验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县域居民消费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并把握消费升级对县域居民金融需求的影响,提出商业银行发展县域消费金融业务的策略.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商业银行必须要由以业务处理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转变,通过丝丝渗透把各类零售产品进行打包营销,并重点发展中间业务收人贡献度高的代理理财业务与个贷业务,帮助客户实现资产增值。顺应居民资产配置综合化的大趋势,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介入个人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形成专门针对个人客户的资产管理方案,成为居民个人资产管理的全面金融服务供应商。为了更好地为储蓄客户提供服务,商业银行今后还需要通过对客户提供精细化管理以及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新客户、维系老客户,做好自身的储蓄存款业务。
  •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航运金融风险的分类特征进行梳理、研究,指出目前工商银行航运风险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从风险偏好、风险缓释、具体管理措施等角度提出工商银行航运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
  • 摘要: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与金融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海洋经济与以支持海洋经济为主要定位的蓝色金融相互依存、不可或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良好、海洋产业类型齐全,在海洋经济区域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本文以支持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为例,阐述了农业银行支持海洋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经验、定位和路径,为打造蓝色金融、助推海洋实体经济发展探索可供借鉴的模板.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结合山东海洋产业发展的行业分类、发展阶段及结构特点,农业银行应牢牢把握蓝色战略规划区建设与发展机遇,大力实施“准确定位、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分层支持”的基本战略,以服务海洋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动在政策制度、资源配置、组织机构、产品与服务、避险机制、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创新与突破,不断提升蓝色金融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特色化、规模化和跨越式发展。
  •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的经济产业结构一直存在失调的情况,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占比依然很高,很多行业领域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因此必须转变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以保证中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行业,如何辅助并服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发挥其所应有的作用,是目前国内各层级与行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强化保险保障功能以及优化保险资金运用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保险业服务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特别是就如何发展养老产业、扶助中小企业发展、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三农"体系等问题叙述了意见与看法.rn 一直以来金融业与实体经济都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共生关系,实体经济的壮大推动了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当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业的时候,金融业也自然应该反哺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补充“血液”,在这过程中,金融业也能从实体经济中汲取营养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作为金融业一部分的保险行业,更加要以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的利益为最终目标;同时,坚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全面推动保险行业改革发展,形成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保险体系,进一步提升保险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健康的发展。
  • 摘要:近年来,台风、洪水、雪灾等异常灾害频发,巨灾风险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潜在威胁因素,社会风险极大增加.文章指出为保障经济社会稳健发展,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灾害损失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在国家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完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建议采取政府支持下发挥商业保险的运作模式,发挥整体性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的作用,并从巨灾保险的开展方式、承保范围、费率拟定及运作流程等方面对建立综合性巨灾保险制度进行框架设计.
  • 摘要:本文通过SWOT分析推进商业银行"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存在的困难,探索在"绿色崛起"战略背景下,商业银行向"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指出海南商业银行以绿色信贷为支柱,以绿色金融产品、绿色服务、环境创新和绿色企业文化为保障机制的发展模式,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有效防范环境与社会风险,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商业银行、自然、社会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发展。
  • 摘要:随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衡量国家持久发展的重要标准.科技金融已成为中国金融领域的一支新军,将进一步推动科技产业发展.文章通过对国内科技金融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外科技金融的成功发展经验,基于政府层面、银行层面、外部环境和金融资源匹配等方面,对中国科技金融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索与预测.
  • 摘要:众所周知,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社会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源泉.金融业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系统,既有依赖于实体经济的一面,也有其独立运行的特征.本文从后危机时代实体经济和金融业融合关系本质入手,创新性地抽离量化评估指标描述金融业及实体经济间的关系,阐述了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运行机制,并对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方法进行深入思考,指出在后危机时代需要顺应形势,把握住难得的机会,采取恰当的措施加强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旨在给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