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应激对威胁刺激注意定向的影响——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6h】

急性应激对威胁刺激注意定向的影响——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4.4 实验设计

4.5 统计方法

5.2 应激组和控制组状态焦虑量表分析

5.3 应激组和控制组皮质醇水平上的差异

5.4 应激组和控制组行为数据分析

5.5 应激组和控制组脑电数据分析

6.综合讨论

6.1结果讨论与分析

6.2本研究的教育意义

6.3研究展望与不足

7.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展开▼

摘要

急性应激是无法预期且不受控制的周围要求超过了个体自身调节能力时,个体所做的反应。注意偏向也就是说,相较于中性刺激,人们更倾向注意威胁刺激。已经有人得出结论:注意偏向的程度能有效的预估人们在应激状态下,皮质醇的反应情况。但至今我们还不知道急性应激如何作用注意偏向。比如,急性应激是否会增强人们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定向?该问题目前都还不清楚,需要深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青少年作为被试,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急性应激对青少年威胁刺激注意定向的影响,弄清楚急性应激影响对威胁刺激注意定向的认知神经机制。 研究将被试分为应激组和控制组两组的方式研究威胁刺激对青少年的影响。首先,选取17-25岁的青少年44名,随机将其分成应激组(n=23)和控制组(n=21);然后应激组被试进行冷压任务和心算任务,使其应激,随后进行点探测任务,控制组进行控制任务;最后,对两组被试的数据进行分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求被试填写5次问卷并收集5次唾液样本,在点探测任务中记录被试脑电数据。实验中采用点探测范式评估被试的注意偏向水平,采用SECPT范式对被试进行应激,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测量被试情绪。 实验结果发现:(1)两组被试在应激诱发前,特质焦虑问卷表明,两组被试无明显差异;(2)5次状态焦虑问卷,两组无交互作用,但第三次问卷,两组有组间差异,说明应激组的状态焦虑显著大于控制组;就唾液皮质醇而言,第三次测量中,应激组显著高于控制组。(3)点探测范式测注意偏向反应时,应激组和控制组被试既有注意解除困难也有注意定向加速,两组被试并无显著差异,与前人研究相一致;(4)在脑电数据中,应激组被试相较控制组而言,有更大的N2pc波幅,与假设相一致;LPP成分上,应激组与控制组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威胁信息没有持续的影响。 这些结果说明存在这种最初的注意捕获,从认知神经角度来说N2pc证明了存在注意定向加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