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RS与GIS的喀斯特石漠化演变特征研究——以贵州省紫云县为例
【6h】

基于RS与GIS的喀斯特石漠化演变特征研究——以贵州省紫云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概论

1.1研究背景

1.2石漠化的概念演绎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喀斯特石漠化(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概念演绎

1.2.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3s技术及其在石漠化研究中的应用

1.4研究目的与意义

1.5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第二章研究样区的选择与其基本概况

2.1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基本特点

2.1.1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形地貌特殊

2.1.2降雨、气象及水文条件易形成石漠化

2.1.3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土壤、植被特点

2.1.4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产业结构特点

2.2研究样区选择与样区概况

2.2.1样区选择原则

2.2.2研究样区基本概况

第三章研究样区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3.1地形图的特征与选取

3.2遥感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3.2.1遥感数据的特征与选取

3.2.2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3.3基础数据的准备

第四章研究样区石漠化信息的提取

4.1基于TM遥感影像的1993年与2001年石漠化数据的提取

4.1.1石漠化等级标准的选取

4.1.2研究区喀斯特分布范围的确立

4.1.3石漠化判定指标的确定与选取

4.1.4工作流程的确定

4.1.5解译图斑的处理

4.2 1962年石漠化数据提取

4.2.1石漠化敏感性评价体系的确定

4.2.2加权指数的计算

4.2.3 1962年石漠化敏感性影响因子的提取

4.2.4 石漠化敏感性指数计算与石漠化敏感等级图的制定

4.2.5基于石漠化敏感性的1962年石漠化数据的提取

第五章基于图谱分析的石漠化演变特征研究

5.1石漠化图谱分析的理论基础

5.2石漠化信息图谱的研究方法

5.3不同时期石漠化相互演变特征分析

5.3.1不同时期研究区石漠化现状分析

5.3.2研究区不同时期石漠化等级动态演变分析

5.4不同时期石漠化地形坡度演变特征分析

5.4.1坡度分级及其地形分布

5.4.2不同时期不同坡度石漠化动态演变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研究发展与创新

6.2主要研究结论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科研经历

展开▼

摘要

喀斯特石漠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生态生态退化问题,对不同时期的喀斯特石漠化进行研究,根据其各个阶段石漠化布局现状,找出其演变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石漠化治理、区域国土规划管理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料及依据。本论文选取贵州省紫云县为研究样区,以该样区1962年航摄1:50000地形图、1993年和2001 Landsat TM遥感影象为基本研究资料,以GIS与RS技术为研究手段,建立研究区不同时期石漠化数据库,结合图谱分析法与叠加分析法对其1962年至2001年来喀斯特石漠化的分布现状与演变特征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 (1)以1993年和2001年TM遥感影象为数据源,结合石漠化判别指标与石漠化强度分级标准,野外验证加人机交互解译,得出1993年与2001年石漠化数据。 (2)探讨了以1962年航摄地形图为基本资料,采用监督分类和手工相结合提取研究样区1962年土地利用数据的技术方法。并结合石漠化敏感性评价体系,分析得出1962年石漠化敏感性分布图。 (3)利用石漠化敏感性分布数据结合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结合石漠化判别指标与石漠化强度分级标准通过人机交互综合分析法,逻辑推理判断法研制出1962年石漠化布局图与数据库。 (4)采用三个不同时期的石漠化数据,结合图谱分析法与GIS空间分析法,对研究样区不同时期的石漠化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对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地形坡度的石漠化分布现状与演变特征进行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