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化学及生物活性研究
【6h】

两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化学及生物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植物病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概况

1.2 小球腔菌属(Leptosphaeria)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概况

1.3 锥毛壳属(Coniochaeta)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概况

1.4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化合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方法

2.3 活性测试方法

第3章 Leptosphaeria sp.GB10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研究

3.1 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3.2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3.3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3.4 化合物的理化及谱学性质

3.5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Coniochaeta cephalothecoides F821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研究

4.1 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4.2 化合物结构解析

4.3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4.4 化合物的理化及谱学性质

4.5 小结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人类面临着包括癌症在内的近2.5万至3万种疾病的威胁,但能治愈的疾病只占一小部分。为了加快发现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速度,研究者把目光转向特殊生境真菌。特殊生境来源的真菌为适应特殊环境因素的刺激,可能产生新的次级代谢途径和新的代谢产物,生物体为了适应特殊的环境而产生的化合物,往往具很好生物活性从而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以特殊生境来源的植物病原真菌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sp.)和锥毛壳菌(Coniochaeta cephalothecoides)为实验材料,在对其小样发酵产物的初步活性筛选与化学指纹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详细的化学结构研究和生物活性评价。对两株菌的发酵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从Leptosphaeria sp.(编号GB10)中分离获得1个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1),一个已知生物碱化合物(2),2个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3-4)和1个脑苷脂类化合物(5);从Coniochaeta cephalothecoides(编号F821)中分离获得2个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6-7),3个已知生物碱类化合物(8-10),1个色氨酸衍生物(12)和2个酚酸类化合物(11,13)。共获得了13个化合物,其中3个为新结构化合物;并通过质谱(Mass Spectrometry)、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等方法确定了新化合物的平面结构及相对构型。
  对所分离化合物进行了针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2、8、9、10对A549、K562、H460分别具有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3和4在25μM浓度下表现了较好的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中NO释放的能力,NO合成抑制率分别为77.60%和80.94%,化合物5对抑制鼠单核巨噬细胞NO释放的抑制活性IC50为80μM。通过对两株植物病原菌的的化学研究,发现了具有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毒或抗炎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
  上述结果表明,植物病原菌,特别是生存环境独特、化学研究较少的植物病原菌,是新结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一个新的重要来源,值得进行更系统、深入的活性筛查与化学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