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共产党的妇女政策与乡村妇女角色的重构——以晋察冀根据地为例
【6h】

中国共产党的妇女政策与乡村妇女角色的重构——以晋察冀根据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1 课题的缘起及意义

2 学术动态

3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1章 角色重构的条件

1.1 战争与革命的社会背景

1.2 传统角色下的乡村妇女

第2章 中共的妇女政策与角色重构的实践

2.1 婚姻家庭

2.2 经济活动

2.3 政治实践

2.4 文化教育

第3章 妇女角色重构的冲突与调适

3.1 婚姻领域

3.2 经济领域

3.3 政治领域

3.4 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第4章 角色的重构与根据地社会

4.1投入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4.2 参战支前——壮大了抗日力量

4.3 削弱了封建力量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抗战时期,妇女的命运是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论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着力指导和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下,抗日根据地妇女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政治实践、文化教育四个领域内如何进行角色重构,妇女角色重构中旧秩序与新观念之间如何博弈,中共又是如何针对各种矛盾冲突进行持续调适等诸多问题。
  一方面,中共通过法律政策的干预和意识形态的宣传,逐步建构了乡村妇女新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身份,使根据地乡村妇女的传统角色发生了转变;另一方面,由于战时的特殊环境和封建习俗的惯性机制,乡村妇女在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一些现实的矛盾与冲突。中共虽然对此进行了整合与调适,但内化的传统角色意识使根据地乡村妇女依然无法摆脱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乡村妇女的角色重构当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