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乐舞结合式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研究——以高师民族民间舞教学为例
【6h】

乐舞结合式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研究——以高师民族民间舞教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1.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概念

1.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

1.3 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存在的三种形态

第2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特点和现状

2.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主要特点

2.2高等院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

第3章 “乐舞结合式”教学法的构建

3.1 “乐舞结合式”教学法

3.2 “乐舞结合式”教学法建立的必要性

3.3 “乐舞结合式”教学法实施的可行性

第4章 “乐舞结合式”教学法的实施

4.1 “乐舞结合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4.2“乐舞结合式”教学法实施的辅助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舞蹈职业化教育的深入,原生态民间舞从民间走进了课堂,原生态民间舞的自娱性,即兴性、随意性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课堂民间舞动作的规范化、表演性、系统性程度的提高。原始的歌、乐、舞一体的综合形式已淡出课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动作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特征。一种艺术形式如果在传承的过程中只注重艺术本体的创新,而不关注传统,那他就会失去其自身的特色,变得似是而非。所以在民间舞教学中应强化音乐元素,恢复其原初歌、乐、舞一体的综合形式。“乐舞结合式”教学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音乐元素在民间舞教学中扮演的并不仅仅是舞蹈伴奏的角色,他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服饰、道具等因素共同制约着舞蹈动作风格的形成。“乐舞结合式”教学法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民间舞教学法,他从舞蹈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民间舞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以音乐来启发引导和训练学生,最终实现音乐情感表现与舞蹈情感表现的交相呼应。在民间舞风格课和民间舞即兴课教学中运用“乐舞结合式”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它也是实现高素质舞蹈师资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