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冀域古代科技文化研究——主要成就、基本特质及影响要素分析
【6h】

冀域古代科技文化研究——主要成就、基本特质及影响要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2.3研究述评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2.1 冀域界定

2.1.1古代“冀州”

2.1.2现代之“冀”

2.1.3本文“冀域”

2.2 科学技术与科技文化

2.2.1 科学技术内涵界定

2.2.2 科技文化内涵界定

2.2.3 科技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第三章 冀域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过程及主要成就

3.1冀域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过程

3.1.1冀域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萌芽时期(商—隋唐)

3.1.2冀域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宋、金、元)

3.1.3冀域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缓慢时期(明、清)

3.2 冀域古代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

3.2.1 科技学术成果

3.2.2 科技物质文化

3.2.3 科技制度文化

3.2.4 科技精神文化

第四章 冀域古代科技文化的基本特质

4.1 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

4.1.1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整体思维

4.1.2贴近生产的实用理念

4.1.3注重“实证性”的科学意识

4.2 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

4.2.1实际应用中的创新精神

4.2.2将艺术性思维纳入理性设计之中

4.3 难以规避的时代局限

4.3.1科技制度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4.3.2封建意识严重制约科技发展

第五章 冀域古代科技文化特质的影响要素分析

5.1地理环境特征

5.2 经济发展状况

5.2.1 平原地理与发达的农业经济

5.2.2 农耕经济的绝对优势导致科技片面发展

5.3 社会政治影响

5.3.1 统治者偏向农业发展,造就了天文、地学的突出成就

5.3.2 战争与维护政权稳定,催生了水利科技发展

5.3.3人口众多,催生了医学发展

5.4 思想文化元素

5.4.1 突出的“唯物主义”观念为古代科技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5.4.2 “仁德重生”的价值追求引领了传统医学进步

5.4.3 “实用思维”保证了科技成果对社会生产的贡献

第六章 冀域古代科技文化的现代启示

6.1 思维方式层面

6.1.1创新思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

6.1.2用辨证的整体性思维指导现代科技发展

6.2.发展理念层面

6.2.1努力实现“实证性”与“理论性”相统一

6.2.2注重科技相关学科的交叉联系与继承发展

6.2.3现代科技发展应兼具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

6.3 制度环境层面

6.3.1加强科技文化制度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6.3.2积极为现代科技发展创造优良的政治环境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化建设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文化协同是其必然要求。研究冀域古代科技文化主要成就、基本特质及影响要素,“古为今用”,可以为制定推进京津冀科技发展的政策、建设当代优秀的区域科技文化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 冀域古代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分为科技学术成果、科技物质文化、科技制度文化和科技精神文化。冀域古代科技文化有着鲜明的特质:主要表现为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难以规避的时代局限。思维方式上:一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整体思维;二是贴近生产的实用思维;三是注重“实证性”的科学意识。设计理念上:一是实际应用中的创新精神;二是将艺术性思维纳入理性设计之中。时代局限性上:一是科技制度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二是封建意识严重制约科技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冀域古代科技文化基本特质的要素主要是:地理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政治影响以及思想文化元素。 冀域古代科技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成就与特质,对于今天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发展理念以及制度环境三个层面。思维方式层面的启示是:第一,创新思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第二,用辩证的整体性思维指导现代科技发展;发展理念层面的启示是:第一,努力实现“实证性”与“理论性”相统一;第二,注重科技相关学科的交叉联系与继承发展;第三,现代科技发展应兼具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制度环境层面的启示是:第一,加强科技文化制度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第二,积极为现代科技发展创造优良的政治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