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京津冀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6h】

京津冀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金融集聚概念

1.2.2金融集聚动因

1.2.3金融集聚功能

1.2.4区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2.5研究评述

1.3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1.3.1研究思路与结构

1.3.2研究方法

1.4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金融集聚相关概念

2.1.1金融集聚定义

2.1.2金融集聚功能

2.1.3金融集聚经济效应

2.2空间计量模型

2.2.1空间计量经济学概况

2.2.2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2.2.3空间计量模型基本形式

2. 3威尔逊模型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现状分析

3.1区域经济概况

3.2区域金融分行业状况

3.2.1银行业发展现状

3.2.2证券业发展现状

3.2.3保险业发展现状

3.3金融集聚程度测定

3.3.1区位商法

3.3.2因子分析法

3.4小结

第四章 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

4.1设定模型

4.2测算方法

4.3实证结果

4.3.1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4.3.2空间溢出效应

4.3.3空间溢出效应作用途径

4.4小结

第五章 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辐射半径测算

5.1京津单核驱动模式金融极及其辐射域

5.2京津双核驱动模式金融极及其辐射域

5.3京津石三核驱动模式金融极及其辐射域

5.4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主要结论

6.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京津冀区域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日趋明显,但是,京津冀三地金融业发展差异显著,金融资源分布失衡,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三地区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提升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是京津冀三地亟待解决的关键性战略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空间区位视角研究京津冀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首先,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前沿理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和金融分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区位商和因子分析法分别测算京津冀金融集聚程度,确定金融业在各个城市经济的发展的地位。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程度差异明显,现阶段北京市和天津市金融集聚水平较高,尤其是北京市,其金融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区域其他城市,是京津冀区域典型的金融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为后文的研究做铺垫。 其次,运用空间自回归偏微分方法和威尔逊模型分析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路径和辐射半径。研究发现:一方面,在样本期内京津冀区域各城市金融集聚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区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也较为明显,其溢出效应作用路径主要有: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其中金融集聚通过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金融集聚通过金融规模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另一方面,现阶段北京市和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区域的增长极,对其周边城市存在着辐射效应,但还不能对河北省整体形成强有力的辐射。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区域金融合作进一步加强,金融资源流动更加顺畅,在京津双核和京津石三核驱动模式下辐射力显著增强。 最后,在总结全文主要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实际状况,提出促进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从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