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工程应用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研究
【6h】

基于工程应用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京津冀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应用对比研究

2.1 京津冀建筑工程计价程序及相关费用取费

2.2 工程概况

2.3 基于三地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工程造价

2.4 基于三地预算定额计价结果差异分析及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设工程定额人工单价动态调整模型研究

3.1 定额人工单价动态调整原因及方法

3.2 定额人工单价动态调整模型的构建

3.3 实证分析

3.4 定额人工单价动态测算模型应用建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消耗量确定方法研究

4.1 定额消耗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4.2 定额待测数据的采集

4.3 定额原始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4.4 预处理阶段原始数据列处理方法的研究及改进

4.5 修正后数据数列处理方法的研究及改进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经济角度来看,建筑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工程造价的竞争。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下采用的计价依据及其重要性的分析,可见在现阶段工程预算(消耗量)定额(基价)作为计价依据的不可替代性。本文在京津冀建筑市场一体化凸显及京津冀颁布当地2012版计价依据背景下,以天津武清办公楼项目为案例对三地建筑工程计价依据展开了研究,并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现行计价依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首先依据京津冀三地建筑工程计价依据计算出办公楼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并进行了对比,对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差异问题为建筑企业在本地或者跨地区投标报价如何有效运用当地计价依据及各地主管部门修编与建筑市场相符的计价依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三地定额人工消耗指标差异明显不合理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了其根源为当前定额人工单价与市场单价严重背离。通过分析总结现阶段部分地区采取的定额人工单价调整方法的优缺点,参照最低工资调整模型提出了定额人工单价动态调整模型。查询、计算京津冀三地与单价调整相关的指标,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并对模型的应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各地主管部门定额人工单价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针对三地人工机械消耗量指标差异明显不合理及当前定额人、材、机消耗量高于建筑市场实际消耗量问题,在定额消耗量原始数据预处理阶段,提出了改进的格鲁布斯检验法以剔除异常数据;在修正后数据数列处理阶段,针对跨地区采集的消耗量原始数据的“小样本、贫信息”特点,结合模糊数学与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基于灰色理论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原始数据模糊计算模型。上述方法与模型都通过调研数据验证了其可行性,为各地定额消耗量与建筑市场接轨奠定了基础。同样上述原始数据处理的方式会对京津冀建筑市场一体化、企业定额的编制、逐步统一各地区的工程计价规则起到促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