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简约不简单——以文本比对解析闵福德《孙子兵法》英译本
【6h】

简约不简单——以文本比对解析闵福德《孙子兵法》英译本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0.1 研究背景及对象

0.2 研究意义及方法

0.3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孙子兵法》原本的基本情况

1.1 作者介绍

1.2 体例编排

1.3 思想概述

1.4 本文研究中文底本的选择

第二章 闵福德英译本的基本情况

2.1 译者介绍

2.2 体例编排

2.2.1 致谢

2.2.2 序言

2.2.3 文本注释

2.2.4 拓展阅读建议

2.2.5 中国注家列表

2.2.6 年表

2.2.7 译文

2.2.8 带评注的译文

2.3 总体特点

第三章 闵福德英译本解析

3.1 《计篇》

3.2 《作战篇》

3.3 《谋攻篇》

3.4 《形篇》

3.5 《势篇》

3.6 《虚实篇》

3.7 《军争篇》

3.8 《九变篇》

3.9 《行军篇》

3.10 《地形篇》

3.11 《九地篇》

3.12 《火攻篇》

3.13 《用间篇》

第四章 译本所反映译者翻译行为的理论思辨

4.1 目的论视角

4.2 翻译美学视角

4.3 阐释学及主体间性视角

第五章 译本对典籍英译的启示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孙子兵法》作为蕴含着深邃思想的古代兵书,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而且通过不同语言译介,得以将独特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翻译历史上,产生过很多知名的译本,近年来更是掀起了英译《孙子兵法》的新热潮。在这其中,英国著名汉学家约翰·闵福德于2002年出版的译本,堪称成就突出的一部作品,然而在中国国内,专门针对该译本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其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本文着重剖析闵福德的英文全译本,以文本比对的方法进行系统研究解析,试图清晰呈现该译本的优点与不足,梳理总结其翻译特点、翻译思想和翻译艺术,并进一步追问其成因,对译本所反映出来的译者翻译行为进行理性思辨,从而填补对闵福德译本系统研究缺失的空白,对中国典籍英译在海外的传播提出启示。
  文章从《孙子兵法》中文原本出发,围绕体例编排与写作特色,对闵译进行宏观比对,初步论证闵译“简约”。主体部分以中英文本比对的方式进行文本细读,逐句逐段对闵译进行系统性详析,力求客观梳理品评,分析其“不简单”之处。在文本比对基础上,归纳出译本所反映出的译者具体翻译行为背后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从目的论视角、翻译美学视角、阐释学及主体间性视角切入,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深入剖析,阐明我国典籍英译存在的问题,探求闵译对我国典籍英译的启示。
  作者认为,闵译总体特征是“简约不简单”。“简约”指译文所用词数目最接近原本,将原本简约凝练的风格再现;独特的排版形式,以意群划分成小句,减少读者阅读阻碍;用词避免生僻烦难,大多通俗易懂,增加了可读性。“不简单”指译者对待翻译态度严谨,充分考虑底本选择;对原作的修辞手法生动呈现,音韵的把握,语义的拿捏都非常到位;最大程度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体例的编排透露出译者的缜密逻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