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湿地基质和植物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6h】

不同湿地基质和植物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湿地基质的研究进展

1.1.1 湿地基质的分类

1.1.2 基质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

1.1.3 湿地基质的去污机理

1.1.4 沸石作为湿地基质的研究进展

1.2 湿地植物的研究进展

1.2.1 湿地植物的分类

1.2.2 湿地植物的作用

1.2.3 湿地植物的选择

1.2.4 湿地运行条件

1.3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3.1 立题背景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供试材料

2.1.2 供试污水

2.1.3 试验装置

2.2 试验方法

2.3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比例基质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3.1.1 不同比例基质对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3.1.2 不同比例基质对中浓度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3.1.3 不同比例基质对高浓度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3.2 不同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3.2.1 植物对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3.2.2 植物对中浓度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3.2.3 植物对高浓度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3.3 基质吸附性能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分析

3.3.1 基质对出水pH值的影响

3.3.2 土壤吸附碱解氮、速效磷与去除率之间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村分散式污染源使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放到自然水体中,进而导致我国地表水水质显著下降,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而人工湿地是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以崇礼县栗褐土、沸石及砾石作为湿地基质,以耐寒性较强的黑麦草和早熟禾为湿地植物,采用间歇方式进水方式,研究其不同组合对高、中、低浓度的生活污水中氨氮、总氮、总磷和COD的净化效果,探明了不同基质配比与不同植物组合对各污染指标的影响规律,筛选出适合北方地区的既经济又高效的人工湿地基质类型和植物种类,为人工湿地示范工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对人工湿地工艺在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地区常年稳定运行。全面了解人工湿地内部污水的净化机制,以及提高此人工生态系统的污水净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对人工湿地模拟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无植物条件下,添加沸石的基质处理对生活污水中氨氮、总氮、总磷以及COD的去除率比全土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不同污水浓度处理下,沸石和土壤配比为1∶1和2∶1时,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均达70%以上,但对COD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两个基质配比间差异不显著。两种配比基质对氨氮和COD去除率随生活污水浓度升高而下降,高浓度比中、低浓度生活污水下的去除率分别降低了9%和17%;1∶1基质对总磷的去除率随生活污水浓度升高而升高,中、高浓度比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去除率高出10%。
  2.黑麦草和早熟禾在各基质条件下,对生活污水中氨氮、总氮和COD去除效果均好于无植物基质,且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全土基质下,植物的有无对总磷的去除率影响不大,沸石与土壤配比基质中种植植物只有在低浓度生活污水下对总磷的去除率比无植物的提高7~28%,在中、高浓度下差异不显著。生长黑麦草的基质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能力的基本规律为:1∶1=2∶1>全土,对COD去除能力的大小为:1∶1>2∶1>全土;生长早熟禾的基质对总氮和COD的去除能力的基本规律和黑麦草相似,但对氨氮的去除能力无明显规律。黑麦草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优于早熟禾。
  3.不同配比的基质对出水的pH影响不大,对污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率与土壤吸附碱解氮、速效磷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高浓度生活污水下,无植物基质处理中出水的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与土壤吸附碱解氮和土壤吸附速效磷呈现出显著的负线性相关性(r=0.9981,0.9997)。
  4.在沸石与栗褐土比例为1∶1基质下种植黑麦草、早熟禾组合可作为北方地区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优化净化组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