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迟子建小说中从童年视角对真善美的追求及表现
【6h】

论迟子建小说中从童年视角对真善美的追求及表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童年视角中自然之真

(一)自然——儿童视角下的赤子之心

(二)儿童的天性——至真至善至美

第二章 童年视角中民俗之美

(一)物质生活民俗

(二)精神生活民俗

1、淳朴善良的民风

2、民间信仰、巫术和迷信

3、萨满文化

第三章 童年视角中人性之善

(一)富有童趣的人物

(二)人性的本质善良

第四章 童年视角中诗性叙事

(一)童眼看“世界”

(二)诗意的表达

(三)丰富的意象

1、自然意象

2、动物意象

第五章 童年视角成因所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在她的很多作品中都不难发现或多或少的带有童年生活的痕迹。她童心未眠,对童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这也是她在创作中为什么对童年视角偏爱的重要原因,她在创作中的这份独特,也为新时期文学创造了一方新的审美天地。
   笔者试图从童年视角中自然之真、童年视角中民俗之美、童年视角中人性之善、童年视角中诗性叙事和童年视角成因五个方面对迟子建的小说创作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一章是童年视角中自然之真,自然在迟子建的作品中已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迟子建笔下的自然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与她的“童年视角”是分不开的。她“善于用儿童的视角去观察和描绘自然,以童心的纯洁美丽、自由与舒展去映照自然,尤其是在描绘自然时注重表现儿童特有的幻想、生机与灵性,展现儿童所具有的童心美与质朴美。”在迟子建的笔下,儿童有着至纯至真的天性,他们天真善良、活泼可爱,是美好事物的代表。
   第二章是童年视角中民俗之美,迟子建从小生活在美丽的北极村,那里四季美妙的自然风景和古朴奇特的民俗风情深深的影响着她。儿童特有的情趣、想象力、观察感觉和思维特点,在她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描绘和展现,使其作品充满着童趣与新奇,魅力无穷。
   第三章是童年视角中人性之善,迟子建在塑造作品人物时,总带有一颗童真般的善良之心,包容之心,对人性中的真善美进行大加褒扬,她相信人性本善,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了描写人性中恶和丑的一面,在迟子建的作品中,一点儿也不缺乏丑恶和凶恶的非人性的社会景象的描写,只是对其没有深入的“挖掘”。在迟子建眼中没有彻头彻尾的“恶人”,她认为那些“恶人”善良的一面总会在不经意间被挖掘出来,所以她总是以一颗包容和仁爱之心书写着人性善和人情美。
   第四章是童年视角中诗性叙事,笔者将从三方面对迟子建小说中具有的“诗性叙事”进行把握,首先是童眼看“世界”;其次为诗意的表达;最后是丰富的意象。迟子建用她那清新细腻的笔触和充满想象力的才情,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具有诗性美的艺术世界。迟子建的小说总是能在平凡的情景中挖掘出生活的诗意,正如她所言:“我喜欢朴素的生活,因为生活中的真正诗意是浸润在朴素的生活中的,朴素而意境幽远,是我最羡慕和渴望达到的一种文学境界”。
   第五章是童年视角的成因所在,笔者通过对迟子建笔下人物成长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结合其所生长的东北黑土地的地域特色,以及同样采用了“童年视角”这一艺术表现方式的作家进行比较,探究其作品中童年视角的成因,以期更好地对其作品进行专题性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