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SCLC中EGFR-TKI治疗的应用及其在外科辅助、新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6h】

NSCLC中EGFR-TKI治疗的应用及其在外科辅助、新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综述:NSCLC中EGFR-TKI治疗的应用及其在外科辅助、新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 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

2 EGFR-TKI药物的应用

2.1 靶向治疗

2.2 EGFR与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

2.3 EGFR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

2.4 EGFR-TKI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3 靶向治疗在肺癌辅助治疗方面的应用

4靶向治疗在肺癌新辅助治疗方面的应用

5 最新研究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近些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到80%~85%。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应当采取多学科综合性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原则,争取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升生存率,延缓肿瘤进展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的NSCLC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期仅有30%-60%,术前及术后应用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然而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使得化疗进入一个平台期。随着肿瘤发生机制被逐步阐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进入人们视野,EGFR是一种受体,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而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向分子,以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GFR-TKI),可以选择性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阻断信号传导,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EGFR-TKI相较于传统化疗的优点已经凸显出来,并且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性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肯定,并展现出一定优势。而毒副作用较小的靶向药物能否取代常规的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双药方案,应用于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前新辅助治疗或辅助治疗,目前并无明确定论。于2011年开始的两项研究CTONG1103和CTONG1104,这两项最新的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对于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及术后应用靶向药物相对于传统化疗是否有优势,我们期待这两项研究结果,相信会对靶向药物应用于可切除阶段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