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59例三阴性乳腺癌与非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及COX模型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6h】

259例三阴性乳腺癌与非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及COX模型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沦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三阴乳腺癌的特征及治疗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breast carcinoma,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pe2,Her-2)免疫组化标记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多项研究表明,TNBC多发生于绝经前女性,TNBC较非TNBC侵袭性强,复发早,进展快,无病生存期更短。TNBC更常见于内脏及软组织转移如脊髓、脑膜、脑、肝和肺转移。且转移概率明显较非TNBC高,最高可达4倍,但骨转移的发生率与非TNBC相近。提示这类乳腺癌的转移扩散机制与其它类型乳腺癌可能不同。TNBC患者由于缺乏ER、PR及Her-2的表达,故对内分泌治疗及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无效。目前还没有特定的针对TNBC的治疗指南,化疗仍是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但效果并不理想。对于TNBC患者仍需要制订更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本研究目的在于回顾性分析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情况及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期更深入地了解TNBC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而为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更为科学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帮助。
   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曾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575例己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病理学检查证实ER、PR和HER-2均为阴性的TNBC259例,余为非三阴性乳腺癌2316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病理类型、家族史等,并建立Excel数据库。对患者进行随访(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及信访)。以患者手术时间为起点,至患者死亡、失访或最后一次随访时间为终点,研究结局定为因肿瘤死亡。随访截止时间为2010年11月30日。随访期间死于其他原因、失访或研究截止仍生存者,均计为截尾值。回顾性分析TNBC与非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总生存及无病生存的差异,及分析TNBC预后影响因素。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临床资料采用百分比或中位数进行描述。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分析采用X2检验;患者生存情况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分析;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准P<0.05。
   结果:
   1.TNBC与非TNBC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病理分期、家族史、切缘状态中存在差异;而在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脉管瘤栓及治疗情况上无差异。
   2.259例TNBC患者中,有73例(28.2%)发生复发转移,而2316例非TNBC患者中,424例(18.3%)发生复发转移,TNBC组的复发转移率高于非TN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乳腺癌局部复发率及骨、脑转移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TNBC组患者肺、肝转移率高,与非TNBC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3.应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TNBC及非TNBC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结果显示,TNBC组患者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8%、89.6%、78.1%,TNBC组患者2、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0%、75.9%、67.4%,非TNBC组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0%、93.9%、88.1%,非TNBC组2、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8.5%、84.9%、76.5%,患者两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存在差异,TNBC组明显低于非TNBC组。
   4.对FNBC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与患者的总生存及无病生存有关。由于病理分期由肿瘤大小T、淋巴结状态N决定,故不将肿瘤病理分期纳入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中。将组织分级、脉管瘤栓、切缘状态、淋巴结转移状态N、原发肿瘤大小T、手术方式纳入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状况N是影响TNBC总生存的主要因素;淋巴结状况N、及原发肿瘤大小T是影响TNBC无病生存的两个主要因素。
   结论:
   1.与非TNBC相比,TNBC在诊断时肿块较大、淋巴结阳性者较多,临床分期以Ⅱ、Ⅲ期为主,有乳腺癌家族史者较多。
   2.TNBC组的复发转移率高于非TN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远处转移有一定器官倾向性,以肺、肝转移率高,与非TNBC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这提示我们TNBC远处转移的机制可能不同于其他类型乳腺癌,很可能是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3.生存分析显示,TNBC与非TNBC患者之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有统计学差异。
   4.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况N、及原发肿瘤大小T是影响TNBC总生存及无病生存的两个主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