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细胞角蛋白(K16K17K19)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的研究
【6h】

细胞角蛋白(K16K17K19)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伴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银白色鳞屑为特征。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为主要病理表现的免疫紊乱性疾病。以往的研究更多关注免疫等因素引起的银屑病的症状,并通过免疫治疗症状得以改善。随着对角蛋白研究的深入,证明在许多皮肤疾病中都有表皮角蛋白(keratin)表达的变化。角蛋白17(keratin17,K17)和角蛋白16(keratin16,K16)是表皮细胞增生分化的重要标志分子。角蛋白19(keratin19,K19)是表皮干细胞的重要标志分子。在伴随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分化失调的某些皮肤病中,如:毛发红糠疹、皮肤肿瘤、红斑狼疮、扁平苔癣等,伴有角蛋白分子表达的异常。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生是银屑病与扁平苔藓的相似之处。
   目的: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人的表皮和银屑病(psoriasis)皮损中角蛋白(K16、K17、K19)的表达,了解是否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分化过程中出现以上角蛋白的异常表达。进一步探讨上述角蛋白在银屑病病理改变中的意义。
   方法:本研究中试验对象为10例正常人皮肤和30例银屑病皮损组织的石蜡标本,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法检测K16、K17和K19分别在正常表皮及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全自动彩色病理显微图像分析仪对染色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本组资料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验结果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或多组比较采用U值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角蛋白K16、K17和K19在皮肤的表达主要位于角质形成细胞的胞质内。
   1.角蛋白K16的表达:在30例银屑病皮损中,在角质层中角蛋白K16仅3例弱阳性表达,余均为阴性表达;而在颗粒层中6例阳性表达,5例弱阳性表达,余19例则为阴性表达;而在棘细胞层中均有表达,其中19例为强阳性表达,10例为阳性表达,仅1例为弱阳性表达;在基底细胞层中仅2例弱阳性表达外,余均为阴性表达。对照组10例正常皮肤中,除仅有3例在基底细胞层呈弱阳性的表达外;其余各细胞层均为阴性表达。银屑病患者组皮损处棘层和颗粒层中角蛋白K16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角蛋白K17的表达:在30例银屑病皮损中,角蛋白K17在基底层仅1例弱阳性表达,余均为阴性表达;在棘层中均有表达,其中21例为强阳性表达,7例为阳性表达,仅2例为弱阳性表达;在颗粒层中1例阳性表达,8例弱阳性表达,余21例阴性表达;在角质层中有6例弱阳性表达,余为阴性表达。而角蛋白K17在10例正常皮肤样本中,K17的表达均为阴性结果。在棘层和颗粒层中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处角蛋白K17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角蛋白K19的表达:在30例银屑病皮损中,角蛋白K19在基底层除2例为弱阳性表达外,其它为阴性表达;在棘层仅2例弱阳性表达,余均为阴性表达。在颗粒层和角质层均为阴性表达。而角蛋白K19在10例正常皮肤中,在基底层7例为强阳性表达,2例为阳性表达,1例为弱阳性表达;而在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均为阴性表达。银屑病患者组皮损处角蛋白K19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角蛋白K16在银屑病皮损处的阳性表达提示在银屑病皮损中角质形成细胞存在着明显的增生和分化异常。
   2.角蛋白K17在银屑病皮损处的阳性表达则意味着银屑病皮损中存在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生,并可能是一种对炎症的特异性反应。
   3.角蛋白K19在银屑病皮损中的阴性表达提示作为表皮干细胞标志分子是否在银屑病皮损中存在修复能力降低,而使其表达下调;或可能提示K19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无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