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逐瘀化痰法对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患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体质量比的影响
【6h】

逐瘀化痰法对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患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体质量比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西医对本病尚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措施。子宫肌瘤属中医“癓瘕”范畴,逐瘀化痰法治疗癓瘕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却罕有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逐瘀化痰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以丰富和发展中医妇科治疗学。
   方法:所选病例均来源于2006年11月~2008年3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诊断为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的患者,共计5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逐瘀化痰方组(简称“治疗组”)27例和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简称“对照组”)28例。治疗组年龄最小31岁,最大49岁,平均38.67±5.32岁;子宫肌瘤瘤体大小2.42±2.31 c㎡;中医症状积分和13.24±4.27分;体质量比(BMI)25.48±1.87;临床症状:下腹包块27例,月经后期14例,经行不畅21例,带下量多21例,下腹胀满17例,胸脘痞闷20例,体形肥胖10例;对照组年龄最小33岁,最大48岁,平均42.84±3.38岁;子宫肌瘤瘤体大小2.89±2.17 c㎡;体质量比(BMI)24.85±2.14;中医症状积分和10.88±3.14分,临床症状:下腹包块28例,月经后期15例,经行不畅18例,带下量多22例,下腹胀满13例,胸脘痞闷19例,体形肥胖8例。两组之间上述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运用逐瘀化痰方对治疗组进行治疗,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对照组运用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两粒。连用三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观察期间禁止使用其它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西药及与本病治疗相关的其它治疗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于经期第五天清晨取坐位,肘静脉采血6ml,以2ml为单位迅速将血标本加入至相对应的含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匀,离心(3000r/m,10min),分离出上清液,放置于-20℃冰箱内保存。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雌二醇(E2)的含量。
   结果:
   1.逐瘀化痰法对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
   1.1 逐瘀化痰法对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体积的影响。
   治疗组治疗前子宫肌瘤大小2.42±2.31 c㎡,治疗后子宫肌瘤大小1.98±2.29 c㎡;对照组治疗前子宫肌瘤大小2.89±2.17 c㎡,治疗后子宫肌瘤大小2.53±1.93c㎡。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瘤体体积均略有缩小趋势,但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提示逐瘀化痰方对子宫肌瘤瘤体大小无明显缩小作用,但有抑制其生长的趋势。
   1.2 逐瘀化痰法对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患者症状积分的影响。
   治疗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和为13.24±4.27分,治疗后8.05±3.74分;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和为10.88±3.14分,治疗后7.89±2.89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中医症状。治疗后两组之间症状积分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对痰湿瘀阻症状改善效果更佳。
   1.3 逐瘀化痰法对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治疗组治疗前下腹包块27例,月经后期14例,经行不畅21例,带下量多21例,下腹胀满17例,胸脘痞闷20例,体形肥胖10例;治疗后下腹包块27例,月经后期6例,经行不畅8例,带下量多6例,下腹胀满7例,胸脘痞闷8例,体形肥胖2例。除下腹包块外,治疗组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能较好的改善症状。
   对照组治疗前下腹包块28例,月经后期15例,经行不畅18例,带下量多22例,下腹胀满13例,胸脘痞闷19例,体形肥胖8例;治疗后下腹包块28例,月经后期7例,经行不畅10例,带下量多18例,下腹胀满7例,胸脘痞闷18例,体形肥胖8例。除下腹包块、带下量多、胸脘痞闷外,对照组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对照组也能较好的改善症状。
   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在下腹包块、月经后期、经行不畅、下腹胀满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在带下量多、胸脘痞闷、体形肥胖方面,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逐瘀化痰法祛痰除湿之力较强。
   1.4 逐瘀化痰法治疗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的疗效。
   治疗组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1.48%;对照组治疗后显效4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64.28%。两组之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对痰湿瘀型子宫肌瘤的改善效果更佳。
   2.逐瘀化痰法对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Leptin、BMI、TNF-a、E2的影响。
   2.1 逐瘀化痰法对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Leptin、BMI的影响。
   治疗组治疗前Leptin 22.57±1.45、 BMI 25.48±2.33,治疗后Leptin 17.42±1.67、BMI 22.40±1.03。治疗后血清Leptin,BMI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Leptin 21.43±2.09、 BMI24.15±1.67,治疗后Leptin 20.56±1.35、BMI 24.60±1.97。治疗后血清Leptin,、BMI均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逐瘀化痰方对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Leptin、BMI水平有明显降低作用。
   2.2 逐瘀化痰法对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TNF-a的影响。
   治疗组治疗前TNF-a3.04±0.75,治疗后TNF-a2.72±0.68;对照组治疗前TNF-a3.21±0.89,治疗后TNF-a2.85±0.49。两组治疗后血清TNF-a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对TNF-a水平有降低作用。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逐瘀化痰法对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E2的影响。
   治疗组治疗前E2 234.50±63.27,治疗后E2 208.60±34.77;对照组治疗前E2 205.78±56.87,治疗后E2188.10±41.48。治疗后两组血清E2均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对E2水平均无影响。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逐瘀化痰方可明显改善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的症状积分及临床症状,疗效满意,且有抑制子宫肌瘤生长的趋势。但对于子宫肌瘤瘤体体积无明显缩小作用。
   2.逐瘀化痰方可通过降低痰湿瘀阻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Leptin、BMI、TNF-a的水平,达到改善子宫肌瘤临床症状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