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公众需求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估及案例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6h】

基于公众需求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估及案例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 公众满意度的理论基础

2.1 公众满意度理论的提出

2.2 满意度指数与满意率指数的设定

3 基于公众需求的开封市空气质量满意度评估

3.1 开封市自然环境状况

3.2 开封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3 影响开封市空气质量的因素分析

3.4 问卷抽样方案的设定

3.5 问卷调查分析

3.6 结合被调查者背景的差异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开封市空气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4.1 开封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状况分析

4.2 开封市PM2.5与PM10日均值浓度分析

4.3 开封市PM2.5与PM10日均值浓度超标率分析

4.4 环境空气监测点概况

4.5 开封市不同区位污染物年均值变化情况

4.6 监测点年际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

4.7 从开封市监测点分析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调查问卷分析的主要结论

5.2 开封市监测点分析总结

5.3 问卷调查结果和监测点数据及环境年报和公报的对比分析

6 政策建议

6.1 将时间、空间、人口暴露程度等内容纳入到城市空气质量评估中

6.2 将满意度评估结果作为环境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

6.3 将“公众空气质量满意度”作为评估政府空气质量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7 创新之处及不足与展望

7.1 创新之处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城市人口规模的急剧增长、工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以及机动车数量的猛增,由此直接或间接引发的空气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发布准确而真实的空气质量信息能使居民及时调整生产生活活动以减轻重大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同时,有效的污染治理是环境保护的总目标之一,也是人们的希冀所在。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政府管理不到位,企业偷排、漏排的现象屡禁不止,监测点位设置不合理,监测点数据缺失情况严重,普通居民对环境空气的基本要求无法被满足,政府虽每年投入大量的环保资金而公民感受到的空气质量却日益下降。因而,居民迫切需要政府管理日臻完善,政府出台的环境公报、年报等环境质量评估内容应包含具体时间、区域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并将同一时期的人口暴露度囊括在内。
  本文在研究城市居民空气质量满意度时将满意度指标体系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空气质量总体满意度;第二层为城市空气质量满意度指数评价项目层,由第一层具体展开,包括城市空气质量满意度、污染源控制满意度及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满意度;第三层是由第二层展开而得到的调查问卷具体问题,在本研究中共计26个小题。通过对开封市城市空气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城市空气质量满意度、污染源控制满意度和政府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满意度以及各个指标的满意率作具体分析,并与开封市的四个主要空气质量监测点(河大一附院、妇幼保健院、肿瘤医院、世纪星幼儿园)的历年数据及环境公报和年报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开封市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情况、不同类型污染源控制情况、城市政府对于环境管理情况等有效信息。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与监测数据结果及环境空气年报、公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调查居民在对开封市空气质量的直接感受上与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是有偏差的:从总体来看,近年来开封市空气质量呈波动下降;秋冬两季空气质量最差,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以监测点所代表的龙亭区空气质量最好,禹王台区空气质量最差。
  (2)调查问卷相比于科学的监测结果及概括性较强的空气质量年报和公报具有明显的优势:调查问卷可以弥补监测点设置不合理及监测数据不健全等问题。晋开化肥厂附近空气质量最差,居民要求其搬迁的愿望强烈至极,然而在此却没有设置相应的监测点;调查问卷直接针对城市空气的受众群体,更能直接表达民众的呼声。建议在进行监测点设置时对工业区(晋开化肥厂附近)进行重点监测,针对监测污染物缺失情况应提高监测天数。在进行城市空气质量评估时,应包括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城市空气质量情况。对于单个城市来说,进行分区满意度调查评估,并对不同种类的污染源,如工业源、小点源、面源、流动源污染控制效果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应将居民对空气质量的各方面评价及现实需求包括在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