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封居民节事支持研究——基于节事旅游地意象及节事影响感知视角
【6h】

开封居民节事支持研究——基于节事旅游地意象及节事影响感知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2研究理论综述

2.1基于文献计量法的相关文献回顾

2.2节事研究综述

2.3节事旅游地意象

2.4居民支持研究综述

2.5居民节事旅游地意象及其影响感知、支持度间关系研究

3研究设计

3.1研究模型设计

3.2研究假设设计

3.3指标评价体系建构

3.4实证调研设计

4数据分析

4.1样本特征分析

4.2量表的描述性分析

4.3因子分析

4.4回归分析

4.5研究假设的检验

4.6差异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结论

5.2开封市节事的发展建议

5.3研究的不足之处

5.4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展开▼

摘要

节事近年来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兴产品,发展速度惊人。根据《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16》中的统计,我国在2016年举办了300多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节事。而文化类节事仅是四类节事中的其中一类,其总体规模可见一斑。在兴办节事的浪潮下,对利益相关者中游客群体的期望、体验、满意度、忠诚度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多,然而,这种研究思路摒弃了对节事最具话语权的群体——举办地居民。居民群体长期生活在节事旅游地,他们对城市的特征、文化内涵、历史足迹都有着深刻的感受。同时,举办城市是该群体每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相比游客而言,地方的整体环境与发展对该群体拥有更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该群体对节事举办地的意象、节事举办的影响及其对相关活动的支持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加强对以上内容的把握,不仅能够实现对节事发展内容质量的正确引领,也能促进城市的唤醒“再生”式发展,将最具特色的内涵展示给八方游客,从而实现更优更全的社会文化、经济及环境效益。目前国内外对此内容的研究也相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八朝古都、拥有众多知名节事的开封市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地,探索该地居民群体的节事旅游地意象、节事影响感知及其支持度间的作用关系,通过量化分析获得居民群体对节事的评价,以此了解居民群体对节事的发展支持度,为节事的可持续及理论发展提供研究支持。
  本研究以开封市居民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事件学、营销管理、旅游心理学、社会研究方法、消费心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理论概念,厘清维度、特征与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居民的节事旅游地意象、节事影响感知、节事支持度间关系模型,提出了相应研究假设,设计了本研究的指标评价体系。随后,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22.0软件对实证研究搜集的619份样本进行分析,主要使用频数分析、描述性分析、信效度检验、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差异分析(独立样本t-Test检验与ANOVA方差分析)对相关维度的特征、性质及关系进行了探索。通过因子分析可知,居民的节事旅游地意象由休闲与服务意象、情感与整体意象、社会环境意象、资源禀赋意象四个因子组成;节事影响感知由社会文化影响、经济影响与环境影响三个因子组成。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①居民节事旅游地意象的部分因子对其节事影响感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②居民节事旅游地意象的部分因子对其节事支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③节事影响感知的全部因子对其节事支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差异分析结果可知三大维度的8个因子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中的性别、城区区域、收入、教育程度、职业、节事偏好及参与动机上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开封市居民群体的节事旅游地意象评价有一定差别,“资源禀赋意象”、“社会环境意象”、“情感与整体意象”的评价较好,而“休闲与服务意象的”评价较低;②开封市居民群体的节事影响感知评价有一定差异,“社会文化影响”与“经济影响”都有较高评价,而“环境影响”评价较低;③开封市居民对本地节事发展的支持度最高;④居民的节事旅游地意象、节事影响感知、节事支持度间存在相关性,节事地形象对节事影响感知及支持度部分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节事影响感知对节事支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⑤不同性别的居民在“社会环境意象”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城区的居民在“休闲与服务意象”、“情感与整体意象”、“社会环境意象”、“社会文化影响”、“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收入居民在“休闲与服务意象”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受教育程度居民在“休闲与服务意象”、“经济影响”、“支持度”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业居民在“社会文化影响”与“经济影响”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节事偏好居民在“休闲与服务意象”、“社会环境意象”、“社会文化影响”、“经济影响”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参与动机居民在“情感与整体意象”、“社会环境意象”、“支持度”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分别从关注居民群体、“取长补短”节事旅游地意象及“因地制宜”节事影响现状三个方面提出未来节事发展的针对性建议:①积极了解居民群体的态度,适当赋予权利,并将居民群体的发展纳入节事旅游建设目标;②认清地方意象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认知,合理定位城市内容,塑造原真的、合适的节事旅游地意象;③以文化为核心打造节事,优化节事为经济效益的工具而非目标,并努力提升节事的环境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