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战时期中共统战宣传研究——以《新华日报》为例
【6h】

抗战时期中共统战宣传研究——以《新华日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 《新华日报》创办与发展

(一) 《新华日报》的创刊背景

(二)《新华日报》的办报宗旨

二、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统战宣传状况

(一) 《新华日报》宣传任务

(二)《新华日报》宣传内容

(三)《新华日报》宣传策略

三、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统战宣传成就

(一)发展了进步势力

(二)争取了中间势力

(三)孤立了顽固势力

四、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统战宣传影响

(一)宣扬民族主义,促进团结抗战

(二)建立舆论统一,扩大统一战线

(三)国共关系“磨而不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而不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参加课题名录

展开▼

摘要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抵御侵略、抗敌救亡,实现民族解放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件大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使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舆论宣传,在国统区建立自己的舆论阵地尤为重要,因此提出要在国统区创办一份自己的报纸。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共产党的要求,允许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报纸。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它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新华日报》从1938年1月11日创办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政府查封,共出报3231期。在9年多的办报活动中,《新华日报》面对国民党的重重检查、冲破各种势力的百般阻挠,一方面揭露日寇的残酷暴行、宣传革命根据地党的情况,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号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争取民族解放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动员作用。
  《新华日报》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孕育的产物,从诞生之日起直至抗日战争的胜利,就肩负着维护两党团结,“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历史重任。在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舆论宣传中,《新华日报》积极宣传先进思想,试图以先进思想启迪工人和知识青年,号召他们加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对于地方实力派和民族资产阶级,《新华日报》在宣传中则采取“争取”的态度,通过团结地方实力派和支持民族资产阶级,以期得这些势力的支持和拥护。而对于顽固实力,《新华日报》采取孤立的态度,一方面对顽固派制造的反攻惨案以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另一方面则警醒读者,提防可能发生的反共苗头。一言简之,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实力即是《新华日报》统战宣传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正是由于《新华日报》的不懈努力,使得国共关系“磨而不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而不裂”。可以说,《新华日报》在特殊的办报环境下,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全民族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