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补充替代疗法对癌症患者慢性轻中度疼痛影响的研究
【6h】

补充替代疗法对癌症患者慢性轻中度疼痛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1 研究对象、工具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研究方法

1.4 资料分析方法

1.5 质量控制

2 结 果

2.1 医护人员与癌症患者对补充替代疗法止痛的认知比较

2.2 癌症患者疼痛认知及健康教育需求

2.3 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影响程度及满意度比较

2.4 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影响程度及满意度比较

2.5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影响程度及满意度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3 讨 论

3.1 医护人员与癌症患者对补充替代疗法止痛的态度分析

3.2 癌症患者的疼痛认知状况分析

3.3 癌症患者的疼痛健康教育需求分析

3.4 慢性轻中度疼痛对癌症患者的影响分析

3.5 补充替代疗法对慢性轻中度癌痛的止痛效果分析

3.6 补充替代疗法在慢性轻中度癌痛治疗中的时效性分析

3.7 本研究不足之处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癌症患者疼痛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问卷

附录C 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D 课题所用量表

附录E 课题用健康指导手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医护人员与癌症患者对补充替代疗法应用于癌症疼痛控制的态度和看法;调查住院癌症患者对疼痛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影响其认知情况的因素;观察补充替代疗法在癌症患者慢性轻中度疼痛控制中的效果。
  方法:①在医护人员和癌症患者中寻找访谈对象,经知情同意后,通过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探寻其对补充替代疗法止痛的态度和看法。资料收集至饱和,最终访谈14名医护人员和12名癌症患者,每人访谈1-2次。通过内容分析法提取内容主题,采用不断比较的方法,得出医护人员和癌症患者对补充替代疗法止痛认知的异同。②明晰癌症患者对补充替代疗法止痛的态度后,参考相关文献自制《癌症患者疼痛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问卷》,对200名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止痛知识的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调查患者希望知晓的药物及非药物止痛知识内容与形式,为之后对癌痛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提供内容指引。③问卷调查完成后,将96例慢性轻中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以中文版简明疼痛量表作为评价工具。干预组在实施肿瘤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认知行为指导、音乐治疗、穴位按摩、放松训练为主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肿瘤内科常规护理措施,不施加干预。干预后将两组数据资料汇总,经复核、整理后录入数据库,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x±s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各研究变量间的联系。
  结果:①通过访谈从医护人员对补充替代疗法止痛看法中提取的主题有止痛效果、实施条件、效果评价方法,从癌症患者看法中提取的主题有止痛效果、经济担忧、出院后治疗需求。②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70.2%,疼痛程度以慢性轻中度疼痛为主;在有效的188份问卷中,134名癌症患者(71.3%)完全不了解疼痛知识,68人(36.2%)存在慢性疼痛时选择告知医生,65人(34.6%)选择忍受不作处理,文化程度、是否存在疼痛、患病时间是影响患者疼痛认知的因素;188名患者最希望了解的疼痛知识主要有非药物止痛方法(71.3%)、止痛药物选择方法(70.7%)、止痛治疗原则和方法(58.5%)等,最希望通过医护人员宣教(66.5%)和阅读健康手册(22.9%)的途径来获取疼痛相关知识。③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疼痛影响评分、满意度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患病种类、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影响评分各因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疼痛评分与时间存在线性关系,疼痛程度随时间呈下降趋势(P<0.01),对照组疼痛评分与时间不存在线性关系(P>0.05);不同测量时间及组间疼痛程度、疼痛影响评分、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二者存在交互作用(P<0.01)。
  结论:①医护人员与癌症患者对补充替代疗法止痛持认可态度,愿意尝试补充替代疗法。②癌症患者对疼痛的认知程度较低,认知受文化程度、是否存在疼痛和患病时间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希望从医护人员健康宣教中了解更多疼痛相关知识。③补充替代疗法有助于降低慢性轻中度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负性影响,提高患者对止痛治疗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