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6h】

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宗教旅游相关研究

2.2 中国佛教文化旅游研究

2.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研究

2.4 小结:现有研究评述

第3章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基础

3.1 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理论

3.2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理论

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3.4 小结

第4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机制

4.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4.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4.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包容性增长机制

4.4 小结

第5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通道系统包容性增长

5.1 基于GIS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信息系统

5.2 基于GIS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域分异分析

5.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开发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系统包容性增长

6.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居民感知分析

6.2 打造主题旅游板块促进资源地包容性增长

6.3 小结

第7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包容性增长

7.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主题形象

7.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产品

7.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的市场运作

7.4 小结

第8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支持系统包容性增长

8.1 指导思想与发展道路

8.2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

8.3 综合有效的监督管理

8.4 小结

第9章 结语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快速蓬勃发展和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渐重要。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形成现代文化产业并推进社会经济进步。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民众基本权利、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河南省是宗教文化大省,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影响,过度开发和恶性竞争的现象大量存在,甚至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从旅游业中获得收益无法弥补付出的代价,旅游业发展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针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来说,更需要探索并构建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理论体系。国内外学者运用多种科研方法对宗教旅游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丰富了旅游学科的内容,但现有研究多囿于社会学领域,很少涉及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相关知识。特别是中国的宗教旅游研究,尽管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然而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数量化分析,多为宽泛的基础理论和宏观层面的描述,方法比较单一,多选择单个景区或者特定区域作为研究范围。针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构建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体系,要以机会平等、成果共享作为开发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使佛教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相互协调、平等发展,通过佛教文化旅游各子系统的包容性增长,推进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佛教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旅游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促使各利益主体争相开发本地旅游资源,给资源所在地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包容性增长理论用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立足于贫困和不平等增长的现实,旨在缩小和解决不断拉大的人均收入差距,按照发展机会平等和共享增长成果的原则,尊重和实现旅游系统内各子系统主体的利益诉求,统筹谋划和布局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立并健全政府和社会协调管理的机制,最终实现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包容性增长。
  本研究总体上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理论分析论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文献梳理、社会调查、计量分析、ASEB栅格分析等方法,熟知和把握现有宗教旅游相关研究进展、科学方法、成绩和不足等,引出本研究的切入点;综合阐述了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包括开发理论、价值理论和包容性增长理论;结合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绩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包容性增长理论体系。实证分析论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以河南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例,分别按照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通道系统、资源地系统、市场开发系统、旅游支持系统,运用GIS、数量分析、社会调查访谈、社会学分析、规范分析等方法,全面探讨了河南佛教文化资源开发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机制和途径。本研究主要结论有:⑴构建了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框架,并运用于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探索了通道系统、资源地系统、市场开发系统、支持系统等子系统的包容性增长机制。⑵立足于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调研和数据分析,运用GIS方法,发现了“一带四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构建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信息系统,实现通道系统的信息通畅。⑶基于社会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发现了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居民感知的多样化特点,提出并打造五个河南佛教文化主题旅游板块,实现资源地系统相关主体发展机会平等。⑷运用ASEB栅格法,分析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的形象定位“佛教之源、文化河南”,开发旅游产品,进行市场推广,以期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平等发展、福利普惠。⑸基于包容性增长理念,加强支持系统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在长期关注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将包容性增长理论应用于区域旅游开发,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一种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基于大量第一手调研,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的科学方法,与社会文化学相结合,发现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但对包容性增长理论与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性论证还不透彻,研究区域宏观性较强等等,需要后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