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探析
【6h】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探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编制管理属于行政管理范畴,指对一切法定社会组织、主要是社会公共部门内部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组织形式及工作人员的数量、结构等方面进行的管理。编制管理是一种计划配置公共机构与人力资源的行政手段,是政府配置管理及人力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的在于防止机构无序膨胀,人员无限增加,以精简、科学、合理地原则配置职能、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在编制管理中,通常按公共部门的不同性质又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编制通常又包括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两部分。在我国,人员编制管理在公共部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编制管理与人事管理、财政管理关系极为密切。各级编制管理部门一旦确定人员编制数额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便根据编制数额来配置人员,各级财政部门也据此拨款。从1949年以后,我国长期施行“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的编制管理体制。中央和地方分别设立相应的机构编制委员会,负责所属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等管理工作。之后,随着社会的进步,行政体制不断地改革,人事机构编制管理越来越客观、科学,面对新目标、新任务,编制管理应逐渐步入一种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即编制管理机构应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和现代化的方法、手段来进行规范的管理活动。
   党的十七大提出: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①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国务院、省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完成。通过这次改革,地方政府将进一步实现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逐步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近年来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有关机构编制管理政策及规定的同时,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在注重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坚持“三个一”制度,初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模式,较好地遏制了机构编制的膨胀。本论文通过搜集大量的参考文献和资料文件,立足于当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究其现状,深入的分析了目前在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问题找出其产生的原因,最终从不同角度提出其解决的途径。还力求把抽象的理论研究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一切实事求是。我国现在正处于“十二五”规划期间,在“十二五”的规划统领下,搞好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是重视规范化管理,传统的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和现有的工作思路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形式,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逐步趋于成熟,更加要求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机构编制管理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编制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繁杂性和广泛性,必须纵向衡量、横向对比,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科学确定。机构编制部门要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相关问题,顺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主动转轨变型,要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仅对编办的领导提出要求,还要从书记、市长的角度出发,去谋划机构编制工作,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创新,要适应科学发展要求,提高编制管理的规范性,机构编制部门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做好机构编制工作。加快构筑既适应“十二五”规划要求,又符合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规律的新局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