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6h】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致谢

河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书

摘要

1.文献综述

2.引言

3.研究方法

4.河南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

5.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6.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7.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总产量占世界食用菌的70%以上。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极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03年产量和产值双双跃居全国第一。本研究调查了河南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出了河南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南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策略,以便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促进河南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入基层调研、查阅有关统计资料等形式,广泛收集资料和数据,采取统计分析与典型调查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分析了河南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河南具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气候、资源、劳动力、交通和技术优势。 2.调查了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1)食用菌产量产值快速增加。立足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我省食用菌产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2003年总产达169.9万吨、产值达59.55亿元,双双跃居全国第一;(2)食用菌栽培种类不断增多,主栽食用菌产量居国内前茅。河南省栽培食用菌种类从1999年的10多种发展到2004年的40多种。河南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为平菇、香菇、毛木耳,这三种菇产量占河南食用菌总产的77.46%,其总产分别居国内同菇类总产的第一、第三和第一位;(3)食用菌从业人员众多。河南省食用菌的发展,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004年食用菌从业人员达到4145829人;(4)食用菌栽培区域广泛,主产县各具特色。河南食用菌栽培区域较广,所有县(市)都有食用菌栽培,已形成了西峡、泌阳、鲁山等优质香菇、黄背木耳生产基地10余个,不同菇类品种的区域布局渐趋合理。2001~2004年共有24个县(市)食用菌产值超亿元。西峡、泌阳、鲁山成为各具特色的主产县,食用菌产值连续四年超3亿元;(5)食用菌栽培品种和培养料配方多种多样。河南食用菌栽培使用的品种较多,而且积极开发利用多种农副产品下脚料栽培食用菌,研究出多种培养料配方;(6)食用菌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河南食用菌工作者对栽培技术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人工培育纯菌丝菌种技术的引进、棉籽壳栽培食用菌成功、塑料袋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是河南食用菌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具有河南特色的西峡春栽香菇技术、泌阳花菇栽培技术、鲁山黄背木耳高产栽培技术在全国深有影响,并得到广泛应用;(7)食用菌学术活动频繁。河南省先后多次举办国际、国内、省内食用菌会议,同时各级学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工作;(8)食用菌市场初步形成。河南省经销食用菌的市场包括食用菌专业市场、农贸批发市场和蔬菜批发市场,西峡双龙香菇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香菇专业市场,成为重要的香菇集散地和价格中心;(9)食用菌产品加工有所发展。河南省食用菌产品加工以盐渍、烘干、保鲜等粗加工形式为主,设备简陋,经济效益低,近年来成立了一批有实力的加工企业,使河南食用菌产品加工能力得到加强。 3.找出了河南省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组织管理;(2)资金投入不足,科教基础薄弱;(3)菌种管理混乱,品种保护不力;(4)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标准滞后;(5)精深加工匮乏,产业化水平低;(6)流通体系不健全,市场开拓力度小。 4.提出了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策略:(1)强化行业管理,建全组织体系;(2)增加资金投入,实现科教兴菌;(3)加强菌种管理,建立检测体系;(4)优化产业结构,进行标准化生产;(5)发展精深加工,推进产业化经营;(6)强力开拓市场,促进产品流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