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布鲁金斯智库博文中介入资源的劝说功能探究
【6h】

美国布鲁金斯智库博文中介入资源的劝说功能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3Research Questions

1.4Research Methodology

1.5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Previous Studies on Think Tank Influence

2.2Previous Studies on Appraisal Theory

2.2.1Theoretical Studies on Appraisal theory

2.2.2 Empirical Studies on Appraisal Theory

2.3Previous Studies on Aristotelian Three Appeals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The Sources of Intersubjective Stance: Engagement System

3.1.1 Dialogue and Intersubjectivity

3.1.2 Dialogic Contraction

3.1.3 Dialogic Expansion

3.2 Aristotelian Rhetoric

3.2.1 Ethos

3.2.2 Pathos

3.2.3 Logos

3.3 Theoretical Framework

Chapter Four An analysis on Persuasive Functions of Engagement Resources in the Think Tank Blog Posts

4.1 The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Analysis of Engagement Resources in the Think Tank Blog Posts

4.2 The Realization of Engagement Resources in the Think Tank Blog Posts

4.2.1 The Realization of Dialogic Contraction Resources

4.2.2 The Realization of Dialogic Expansion Resources

4.3 The Persuasive Functionin Terms of Engagement resources in the Think Tank Blog Posts

4.3.1 Ethos Achieved by Engagement Resources

4.3.2 Pathos Achieved by Engagement Resources

4.3.3Logos Achieved by Engagement Resource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Research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参考文献

Appendix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智库话语是一种借助学术理性与对话互动功用来影响政策制定和实施进展的说服性话语。智库也被称为继行政、立法、司法、媒体四权之后的“第五种权力”。基于智库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国际传播学领域的学者对智库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方面研究居多,提出了政策供给,理论供给,人才供给,平台供给等宏观建设措施。而从语言学角度对智库内容生产的“软件”方面的探索相对较少。其中,智库思想的重要载体“话语”客体本身却未能得到普遍的关注。智库话语作为一种说服性话语,在构建语篇时,充分考虑读者拥有立场观点的自主选择权,并使用话语策略向读者推销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本文关注智库博文如何通过介入资源的修辞劝说维度来帮助作者发表观点进而与读者结为同盟,形成强大的劝说效果。本文以布鲁金斯智库中家庭与儿童研究中心(Center on Children and Families)2017年全年发布的40篇博文为语料,基于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运用介入系统中的话语收缩资源,包括否定、反预期、认同、断言、和引证资源以及话语扩张资源,包括接纳、宣称和疏离资源,结合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古典修辞中的逻辑诉求、情感诉求以及人格诉求方式,旨在分析介入资源在智库博文中实现的修辞劝说功能。本研究建立小型语料库并围绕以下三个主要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首先,主要研究介入资源在布鲁金斯智库博文中的频率和分布特征;其次,在布鲁金斯智库博文中,介入资源在词汇选择方面是如何具体实现的;最后,基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诉求,探究介入资源如何实现修辞劝说功能。 研究结果表明,智库博文运用多种介入资源实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三大修辞策略,并与潜在的读者进行话语互动,影响读者的态度和站位,实现劝说的同时增强了智库话语的影响力。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介入资源的八个子系统在语料中分布不均,但均有涉及。其中,紧缩资源多于扩张资源;子系统中,反预期,接纳,和断言资源最多,认同,引证,宣称资源的数量次之,否定以及距离资源最少。第二,话语收缩资源,尤其是由逻辑关系连/副词体现的反预期资源,带有强烈作者主观判断的断言资源,以及引入文本外权威研究成果的引证和宣称资源,展现了博文内容的客观、真实、权威性特征;同时,扩张性资源尤其由情态动词/副词构成的接纳资源有效地调节话语空间,承认其他观点存在的可能性,营造互动和谐的语言特点。第三,在智库博文中,人格诉求通过断言、认同、引证、接纳、宣称以及疏离资源得以实现;情感诉求体现在反预期资源中的评论附加语的使用上;逻辑诉求则由否定、认同以及反预期资源中的逻辑关系词充分展现。实现人格诉求的介入资源数量最多,逻辑诉求次之,情感诉求最少,所以介入资源实现的三种劝说手段中,人格诉求与逻辑诉求占主导地位。 由研究结果来看,智库话语既有学术语篇中保持客观、中立,严谨和权威性的特点,又随着智库网络化,政府决策公开化,决策过程全民参与化的特点日益突出,具备了网络媒体强调的互动参与性特点。鉴于中国智库在国际舞台长期处于“失语”状态,本文为中国智库外文版面的建设提供话语选择上的参考,搭好“知识”与“权力”的桥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