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单侧脑干卒中吞咽障碍双侧颏下肌群肌电分析
【6h】

单侧脑干卒中吞咽障碍双侧颏下肌群肌电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2.1 肌电图设备

2.2.2 表面电极放置的位置

2.2.3 吞咽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振幅

3.1.1 组内比较

3.1.2 患侧与对照组的比较

3.1.3 患侧对侧与对照组的比较

3.2 时程

3.2.1 组内比较

3.2.2 患侧与对照组的比较

3.3 表面肌电图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

3.3.1 振幅

3.3.2 时程

4 讨论

4.1 振幅

4.2 时程

4.3 表面肌电图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

4.4 研究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表面肌电图在吞咽评估中的应用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很高,约占30%-65%,而脑干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的几率更高,尤其是脑干病变致延髓损伤的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80%。单侧脑干卒中后吞咽肌群只有患侧受损还是双侧都受影响,目前尚未有这方面的研究。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单侧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时双侧颏下肌群表面肌电图特点,探讨吞咽障碍后吞咽肌群功能的受损情况,进一步了解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并研究其应用于吞咽障碍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方法:
  共选取受试者33名,左侧脑干卒中组、右侧脑干卒中组及正常对照组各11名。每名受试者在静息状态、吞咽唾液及5ml水时,均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双侧颏下肌群收缩的平均振幅及时程,每组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结果:
  在3种吞咽模式下,健康对照组颏下肌群左右两侧收缩的平均振幅和时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振幅方面,左侧脑干卒中组及右侧脑干卒中组的患侧均高于对侧,且两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程方面,患侧与对侧之间以及对侧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侧时程大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种吞咽模式下,患者患侧颏下肌群收缩的振幅和时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5,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论:
  单侧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双侧颏下肌群吞咽功能均受损,且病灶侧受损程度较对侧严重。同时证明表面肌电图对筛查吞咽困难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