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实施效果调查研究——以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6h】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实施效果调查研究——以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 导论

(一)选题依据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1、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研究

2、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性

1、角度的创新

2、内容的创新

二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实施相关理论概述

(一)人力资源职位评价理论

(二)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理论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特点作用分析

1、规范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内容

2、规定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知识范畴和要求

3、规划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层级和价值导向

三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实施效果情况调查

(一)问卷调查

1、辅导员基本情况调查

2、辅导员工作内容调查

3、辅导员学术研究调查

4、辅导员职业生涯调查

5、辅导员工作待遇调查

(二)访谈调查

1、日常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哪些

2、如何评价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

3、是否会以辅导员作为终身职业选择

4、工作压力、挫折感来源

5、如何看待《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四 制约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实施效果因素分析

(一)主观因素分析

1、辅导员职业内涵认知困惑

2、辅导员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

(二)客观因素分析

1、学生群体对辅导员工作的负向影响

2、体制性构建影响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

3、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同其他部门的协同创新不足

4、高校之间的重视程度和地区发展不平衡

(三)职业能力标准本身的规定性制约因素分析

1、职业知识的界定和习得

2、职业技能的定位和评价

五 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实施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一)准确界定辅导员职业内涵,进一步明确其职责范围

(二)完善辅导员培养培训体系,科学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三)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进一步增强其可操作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随着高校思政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辅导员队伍的日益壮大,辅导员职业能力这一概念日渐成型,从国家制度的建设层面,到具体每一所高等院校有关辅导员的工作思路,再到对于实际工作的推动的指导,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强辅导队伍建设力度,使之科学化、规范化,更好的指导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实践,进而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教育部2014年发布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成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建设的最新基本依据。
  本文从当前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现状出发,以人力资源管理评价理论和公共政策制定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理论为指导,选取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为调查样本,对其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情况及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实施情况展开深入调查和访谈,通过数据分析和样本梳理,发现目前制约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内涵具有认知误区和困惑;辅导员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待提升;学生群体和体制性建构不足对辅导员工作产生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其他部门缺乏协同合作;高校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制约因素。基于以上影响辅导员职业建设和能力标准实施效果的制约及不利因素,文章从三个层面提出增强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具体解决对策和建议:一是准确界定辅导员职业内涵,进一步明确其职责范围;二是完善辅导员培养培训体系,科学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三是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进一步增强其可操作性。

著录项

  • 作者

    郭辉;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倩;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5.12;
  •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辅导员; 职业能力; 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