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检测在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6h】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检测在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主要试剂

2.4 试验方法和步骤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之间比较

3.2 血清VEGF浓度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3.3 绘制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头颈部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通过比较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甲状腺癌患者与正常人群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浓度差异,评价VEGF浓度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表观健康的正常人3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20例和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0例,分别作为正常对照组、良性结节组和甲癌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中VEGF的浓度。使用曼-惠特U检验比较各组间VEGF浓度差异,同时比较甲癌组中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组间的VEGF浓度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别找出区分正常与良性结节、良性结节与甲癌时血清VEGF浓度的最佳截断值。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良性结节组和甲癌组血清 VEGF浓度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甲癌组血清VEGF浓度较良性结节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甲癌组中血清VEGF浓度与受试者年龄、性别、瘤体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学特征间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当取VEGF浓度值等于86.17pg/ml为区分良性和正常时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86.7%;当取 VEGF浓度值等于120.71pg/ml为区分正常和恶性结节时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和100%;当取VEGF浓度值等于161.3pg/ml为区分良性和恶性结节时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70%。
  结论:
  血清 VEGF浓度可用于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和甲状腺癌患者血清 VEGF浓度增高,但其增高程度与年龄、性别、瘤体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学特征无关。对于正常健康体检人群来说,当血清VEGF浓度小于120.71pg/ml时,可基本排除甲状腺癌可能性;对于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来说,当血清VEGF浓度小于161.3pg/ml时,甲状腺良性结节可能性大,当血清VEGF浓度大于161.3pg/ml时,甲状腺癌可能性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