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对水中酚类的吸附研究
【6h】

新型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对水中酚类的吸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1.3 吸附树脂的研究进展

1.4 超高交联树脂

1.5 吸附树脂的应用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XDC-TPM树脂的制备及合成条件优化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XDC-TPM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合成机理

2.3 XDC-TPM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制备

2.4 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

2.5 XDC-TPM树脂结构的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XDC-TPM吸附树脂的氨基修饰

3.1 XDC-TPM树脂的氨基修饰

3.2 氨基树脂全交换容量的测定

3.3 氨基树脂的结构表征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XDC-TPM树脂对苯酚、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 XDC-TPM树脂对苯酚、对硝基苯酚的静态吸附试验

4.3 XDC-TPM树脂吸附苯酚、对硝基苯酚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氨基树脂对苯酚、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5.1 氨基树脂对苯酚、对硝基苯酚的静态吸附试验

5.2 氨基树脂吸附苯酚、对硝基苯酚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骨架树脂吸附苯酚、对硝基苯酚的性能研究

6.1 不同骨架树脂的合成

6.2 树脂溶胀态下有效比表面积的测定

6.3 不同骨架树脂的表征及分析

6.4 不同骨架树脂对苯酚、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6.5 不同骨架树脂对苯酚、对硝基苯酚的等温吸附线拟合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因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微孔结构及良好的吸附性能,在现代吸附分离领域多用于工业废水中酚类和苯胺类有机毒物的滤除。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超高交联树脂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以1,4-二氯甲基苯(XDC)和三苯基甲烷(TPM)为单体、无水FeCl3为催化剂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非苯乙烯型超高交联树脂(XDC-TPM树脂)。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其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TPM与XDC的摩尔比1∶10,预聚合温度50℃,无水FeCl3与TPM的摩尔比0.6,XDC浓度0.30mol·L-1,预聚合时间5h。该条件下得到的XDC-TPM树脂的BET比表面积1685m2·g-1,平均孔径2.67nm,孔体积2.25mL·g-1。
  (2)对XDC-TPM树脂进行了氨基修饰,得到了全容量交换为2.02mmol·g-1的氨基树脂,其BET比表面积1172m2·g-1,平均孔径2.02nm,孔体积1.18mL·g-1。对树脂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
  (3)研究了XDC-TPM树脂和氨基树脂对水中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并对其进行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树脂对水中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热力学分析,树脂吸附苯酚是一个放热的、熵减的、非自发的过程;树脂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是一个放热的、熵减的、自发的过程。
  (4)采用不同单体合成了五种不同骨架结构的树脂,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五种吸附树脂均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大孔体积、丰富的微孔和低端介孔结构。通过对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计算出了各种树脂在溶胀态下的有效比表面积,结果表明树脂干态下的比表面积与溶胀态下的有效比表面积成正比。
  (5)对比研究了不同骨架树脂对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通过等温线分析,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各种树脂对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行为。树脂的吸附性能同时受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孔径等因素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