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Obama's Speech on US Military Operation in Libya
【6h】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Obama's Speech on US Military Operation in Libya

代理获取

摘要

批评性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又称之为批评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批评理论中的一个新分支。它吸收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受到了其他学科的关注。批评性话语分析提供了一个可以运用于众多语篇的分析方法,其目的在于探索语言,语言运用和形态意识之间的关系。在本篇文章中,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理论被应用于政治语篇的分析。在政治语篇中,演讲者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赢得听众的支持。在各种政治活动中,政治家运用政治语篇来说服、控制和引导听众接受政治家的主张。因此,政治语篇值得人们的关注和各个领域的研究。
   2011年3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发表演讲。本文遵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和菲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框架,结合政治语言的特征和演讲的历史社会背景,对这篇演讲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为了解释语言、权力和形态意识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奥巴马的此篇演讲向听众传递了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第二、奥巴马以何种方法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传递给听众的?
   第三、奥巴马为什么要以这种方法来传递自己的意识形态?
   根据菲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模式提供的框架,本研究通过三个步骤来进行分析。第一个步骤是描述。在此步骤中,本文通过系统功能语法阐述的三个语言原功能出发,对此政治演讲语篇进行语言特征进行描述。第二个步骤是阐释。在此步骤中,本文基于第一步骤所得的结果对语篇的生成过程和语言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第三个步骤是说明。在此步骤中,本文结合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试图解释社会环境在影响语篇产生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根据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尽管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实质上是带有侵略性的并且出于美国自身利益考虑的军事行动,但是演讲者仍然成功地回避了这一事实,并在演讲中激发美国民众对卡扎菲的仇恨和对利比亚人民的同情并不断提醒民众美国的核心利益和精神,从而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植入听众并借赢得听众的支持。在最后,本文的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通过此篇演讲,奥巴马成功地向听众灌输了这样的形态意识: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是出于正义和人道,并已初见成效;卡扎菲暴政统治利比亚多年,血腥镇压利比亚人民起义,已经造成人道主义危机。
   第二、奥巴马运用多种语言技巧来传输自己的意识形态。比如:选择不同的词汇来褒贬朋友和敌人;利用不同的及物性过程来描述不同的行为和关系;巧妙运用各种形态动词来激发听众的共鸣,拉近与听众的关系;采用各种主位推进模式一步步引导听众思维模式。
   第三、奥巴马以这种方式传输意识形态,其原因是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即,赢得美国民众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支持。通过这种方式,奥巴马隐藏了美国在利比亚军事行动的侵略性,激发了美国民众对卡扎菲的仇恨和对利比亚人民的同情,并且掩饰了美国发动利比亚军事行动真正的动机是美国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关于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很好地佐证了:
   语言本身并无权力,但却是用来表达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和方法;通过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意识形态可以被用来掌握、维持和支配权力;权力的源泉不是语言,然而,语言对权力具有影响力。
   总之,本文证明了批评性语篇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批评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揭露语篇中隐藏的形态意识和权力。本文展示了各种语言使用技巧,并有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政治语篇。另外,本文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批评性阅读和思考的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