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移情、依恋、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
【6h】

移情、依恋、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1 有关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1.1 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及根源

1.2 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1.3 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

1.4 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

2 有关移情的研究

2.1 移情的概念

2.2 移情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

3 有关依恋的研究

3.1 依恋的定义

3.2 依恋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

4 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4.1 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

4.2 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

5 问题提出

5.1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5.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实证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选取

1.2 施测工具

1.3 统计工具

2 结果

2.1 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2.2 移情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

2.3 依恋的研究

2.4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2.5 移情、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

2.6 移情、亲子依恋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讨论

1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征

2 移情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

3 依恋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

4 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

5 移情、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关系

6 移情、依恋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关系

7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攻击性行为是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行为,它对个体性格形成产生影响,对于个体行为社会化的成功与否,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目的探讨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征,以及移情、亲子依恋、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移情对攻击性行为可能产生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对象为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三所普通中学,初中和高中总共12个班级的学生,获取有效问卷共计297名,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年级对攻击存在影响,其中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都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而愤怒和敌意则呈现随年级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
   2.攻击行为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从性别角度看,男生的身体攻击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言语攻击显著高于男生。
   3.男生在移情关注和观点采择能力上要低于女生。分析显示攻击行为者移情关注较低,攻击行为者的观点采择能力较低。
   4.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与受依恋影响且有性别差异。与男生相比,父母同伴依恋更能预测女生攻击行为。安全依恋的青少年其攻击性比较低。对母亲及父亲的安全依恋对青少年攻击行为产生负向影响。
   5.父母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抑制攻击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其他因子对攻击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研究表明溺爱型、专制型、忽视型教养方式都对攻击行为存在影响,且能显著预测攻击行为。
   6.移情在依恋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移情对依恋与攻击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关系。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有直接关系,移情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中起到间接的中介作用,即父母教养方式通过移情影响攻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