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新型栓剂的制备与应用
【6h】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新型栓剂的制备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1 前言

1.1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1.1.1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分类

1.1.2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1.1.3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

1.2 栓剂的研究进展

1.2.1 常用的栓剂基质和附加剂

1.2.2 新型栓剂及制作工艺

1.2.3 栓剂的基质的筛选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中药煎剂的炮制

2.2.2 中药煎剂的致敏性试验

2.2.3 中药煎剂的溶血性试验

2.2.4 中药煎剂的刺激性试验

2.2.5 溶菌酶泡腾栓基质的筛选

2.2.6 中药中空栓基质的筛选

2.2.7 临床试验

3 试验结果

3.1 致敏性试验结果

3.2 中药煎剂的刺激性试验结果

3.3 溶血试验结果

3.4 溶菌酶泡腾栓试验结果

3.4.1 溶菌酶泡腾栓基质最佳配比实验结果

3.4.2 溶菌酶泡腾栓基质物理性状的检查结果

3.5 中药中空栓的实验结果

3.5.1 最佳组方

3.5.2 外观

3.5.3 重量差异

3.5.4 熔点范围及pH值

3.6 临床试验结果

4 讨论

4.1 子宫内膜炎治疗方法的探讨

4.2 选择新型栓剂的的原因

4.3 泡腾栓基质的选择及制作工艺的研究

4.4 中空栓剂的选择及制作工艺的研究

4.5 栓剂质量检测方面的探讨

4.6 治疗效果的探讨

4.7 进一步的研究的思考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危害奶牛业的四大疾病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往往影响奶牛产奶量及繁殖力,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寻找更有效更安全更实用的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实验是在产科教研室研制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成方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加工浓缩,考虑到生物制剂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上的优点,故将中药与生物制剂(溶菌酶)结合使用。溶菌酶与中药煎剂不能混合使用,中药成分能够造成溶菌酶失活,所以研制一种新型的栓剂使两种药物能够协同使用。
   栓剂是剂型具有作用迅速,疗效较好,应激小,成本低等优点,所以在中药和溶菌酶联合用药时选用了新型的栓剂剂型,将溶菌酶做成泡腾栓形式,这样不仅可以迅速的释放溶菌酶而且可以增加药物与子宫的接触面积。将中药煎剂做成具有控释作用的中空栓的形式,这样可以使中药的释放时间与溶菌酶的作用时间分开,并且避免了溶菌酶与中药煎剂混合造成的药效下降。该实验对溶菌酶泡腾栓基质和中药控释中空栓基质进行了筛选,并对溶菌酶泡腾栓物理性状:外形、色泽、重量差异、pH值,泡腾持续时间和泡沫量进行了检测,通过正交试验和检测结果分析出最佳组方,而且对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中药控释中空栓是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能够控释达到24h左右的基质最佳组方,并对其进行了物理性状的检查:外形、色泽、重量差异、pH值、熔点。在临床试验上选用了25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分为三组,一组10头为溶菌酶泡腾栓与不具备缓释功能的中药栓间隔24小时分批给药。二组10头为溶菌酶泡腾栓与中药控释中空栓同时投药。三组5头为对照组不作处理。
   结果表明溶菌酶泡腾栓和中药控释中空栓的物理性状均符合国家2005版药典规定,无论是泡沫量和泡腾持续时间上都达到了理想效果。在临床试验上发现同时给药与分批给药具有相似地的结果,治疗效果使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妊娠率达到7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